襄垣县城南7公里处的西里村,有座古刹叫凉楼寺,是襄垣古八景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凉楼寺一年一度的祝寿会。此会素以“暮春神会冠五省,妇姑童叟进香灵”而闻名于晋、冀、鲁、豫、陕广大地区,是襄垣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古庙会之一。
凉楼寺,传说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手下的护法将军三目僧,生前为了赎罪,免下地狱,讨好执掌幽冥地府大权的黄飞虎,而为黄飞虎三月二十八生辰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祝寿圣地。时至今日,这里乃至冀、鲁、豫、陕广大地区仍流传着“生前赶了凉楼会,死后不受阎王罪”的顺口溜。
传说终归是传说,据考证,凉楼祝寿会始于宋元年间。该寺现存残碑记载:在元代,身为当朝太师、官拜河南王的察哈那延久慕凉楼寺胜观盛名,专程到襄垣凉楼寺进香,并捐款维修了凉楼寺东厢房13间。由此可见,寺院兴建早于元代。寺院建成之时,即为开光庆典之日,庙会由此而起。现今古庙会已变成了物资交流大会。每年会期赶会人次逾10万,成交金额超百万,而且规模还在一年年扩大。
长治郊区(今潞州区)黄碾镇每年农历五月初一物资交流大会,远近驰名。南北三里长街,两厢货棚林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不仅四邻各县在此摆摊设点,而且河南的新乡、安阳,河北的涉县、邯郸等各地商贾也要远道而来。
五月初一古会是贺龙王庙会。说也有趣,往往在农历五月初一前后,或大或小,总要降雨,于是便在五月初一大贺龙王,也叫龙王夸官。全镇三社各出社火,扛妆、跑旱船、舞狮子,尽情同贺。并有三台戏,落子、梆子、秧歌,三足鼎立,热闹非凡。
历代大贺龙王,商贾自是不甘寂寞,于是买卖也就红火起来,五月初一便顺理成章地融进了物资交流的内涵,会期常常达半月之久。五月初一前五天称为前会。这时各地的生意人就在街上搭棚售货,俗称“京货棚”。京货棚里布匹绸缎、日用杂货,种类齐全,目不暇接。京货棚前还有“银楼”,挂满了银首饰、银戒指一类的银器,银光闪烁之处,吸引着姑娘、媳妇们的目光。
街道本不宽,两侧货棚遮天蔽日,卖枣糕、粽子、馒头的流动小贩,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扯着嗓门叫卖。这时前来赶会的人,大都是平民百姓,主要是扯一两块布,回去做件新衣,也好穿戴整齐再来赶正会。初一至初五叫正会,赶会主要是看夸官、社火和戏。
新中国成立后,五月初一大会摒弃了贺龙王的旧习,改成物资交流大会。几十年风风雨雨,大会经久不衰,每逢过会仍是红红火火,一派喜庆。
十月初一是古城长治一个较大的传统集会,此会以交易破旧衣物为主,故名“破烂会”。
解放后,破烂会演变为大型集市贸易活动,英雄街、东街、西街、南街同时起会。大会基本保留了传统特色。会上,城市居民将积存的陈旧衣物及其他杂物摊设街头,低价出售,购主大部分是农民。他们选购一些适用衣物,回去修修补补,于劳动时穿着。这种交易最初仅一天,从早上开始,至黄昏结束,后延长至一到三天。
近几年,破烂交易虽然继续进行,但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购买人数大大减少。外省、市一些单位将库存滞销商品也运来出售,使会的规模大断扩大。
长治市东街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举办传统的城隍庙会,是长治一次规模较大的集市贸易和民间娱乐盛会。
潞安府城隍庙,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修城隍庙自然是为了敬奉那位守护城池的城隍神。城隍庙建成后,受苦受难的百姓为了求得城隍神的保佑,便在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虔诚地带上供品、香火去求城隍神的保佑,与此同时,人们还要搭台唱戏,好让城隍老爷高兴。人多了,商人自然就被吸引来了。于是众多客商届时也到城隍庙设摊叫卖,这样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古庙会。
如今的城隍庙会已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变成了物资交流大会。它既保留了于人民身心健康有益的传统娱乐方式,又扩大了交易活动市场。届时,晋、冀、鲁、豫四省数十县的商贾云集上党古城,十里东街,货棚遮天蔽日,商品堆积如山,人群如潮如涌,歌乐此起彼伏。
长治古城一年一度的农历七月初一传统古庙会,历史悠久,名播四方,早在明清时就闻名于晋、冀、鲁、豫四省。
该庙会起源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到明后期由到玉皇庙祈雨的方式逐渐演变成迎玉皇帝回长治朝贺、求雨的祭拜仪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府县衙门亲自组织,将玉皇大帝的偶像迎回长治西关二郎庙祭拜,直到祈雨成功,才将玉皇神像送回玉皇庙。“朝玉皇”后,还要举行酬谢关帝神和二郎神两位“保驾大臣”的活动。先在二郎庙前搭台唱戏,把新街的关帝神请来看戏;从七月初一始,又在新街关帝庙搭台唱戏,回请二郎神。最初的交易会就这样产生了。到清初,七月初一古庙会发展成了全城性规模,开始出现了由商人组成的专事庙会的组织“西府社”和“供盏社”。
七月初一上午,社火、鼓乐、歌舞、香客、迎神队伍浩浩荡荡,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观看。庙会中“赛戏”一项特别引人注目,商家为了借此招揽生意,分别在东西南北四街搭起工艺十分考究的装檐戏台,请来上党地区最著名的戏班演出,各戏班也将此作为显露头脸的好机会,选用最好的头角,购置全新的行头登台献艺。
庙会期间,长治周围数百里内的人们,甚至华北各省的商人也都慕名而来。白天四街鼓乐声声,车水马龙;夜晚店铺张灯结彩,唱戏说书通宵营业,成了一座空前繁荣的不夜商城。
解放后,古庙会变成了发展城乡经济,促进商品流通,活跃人民生活的物资交流大会。会期由解放前的三天改为七天,甚至十天半月。参加交易活动的商家越来越多,除华北各省市外,江浙两湖及两广云贵的商家也来助兴,天下奇货珍品集于一城,使四方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丽江纳西族的丧葬,是由火葬逐渐改变为土葬的,它在很多方面保存着民族特点。人将死时,至亲们围优在病者身旁守护。把米(男丸枚,女七粒),茶叶和碎银少许,用红纸包好,放人奄奄一息的病人口中,并诸东巴或族中长...
中国古代小说浩如烟海,甄选出来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可谓耳熟能详,明末清初诞生的这四部经典小说,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每一部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凄美《红楼梦》...
真武庙位于蔚县城墙西北角内街道拐角处,即财神庙街西端和守备衙门街交汇处。据说历史上蔚州八百村堡的最高处均建有真武庙,唯城内的真武庙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处于统领地位。现存真武庙为明代建筑,坐落于城墙内的...
西黄寺是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清代达赖和班禅在京驻锡地。寺在晚清咸丰年间(1851—1861)遭英法联军掠劫破坏,抗日战争期间又被日本兵占为兵营,达赖楼也被破坏殆尽...
广昌孟戏,是一种演唱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曲,俗称为“孟戏”,至今在江西省广昌县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音。“广昌孟戏”在戏班在广昌县有三路,分别是...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国庆日为10月1日,也是它的独立日尼日利亚是非洲古国之一。位于西非的东南部,尼日尔河中、下游。首都阿布贾。面积92.37万平方公里。人口8851 万。公元8世纪已建立博努尔帝国。14...
八十年代以前,定州人以小米、甘薯、玉米为主食。小米多蒸成“干饭”或熬粥;玉米面多蒸成饼子,有的还在玉米面内合些黄豆面、小米面;鲜甘薯煮熟吃或切片晒干碾成面后蒸饼子,或加榆皮面后压饸饹或擀面条。有的为节...
十条养花谚语,太实用了1、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必浇透。所谓"不干不浇",即等盆土表层全部干了再浇水,目的是使两次浇水之间有个间隔时间,使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气供根部吸收,并不是要等到土壤完全干了才浇水。...
在清朝里,要识别一个官员的品阶和地位的话,主要可以通过三个东西,第一种是官服上面的补子,武官是走兽,文官是飞禽,比如文一品是仙鹤,武一品是麒麟。第二种是官帽上面的顶珠,这个文武官就一样了,一品是红宝石...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周代开始至今已有约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在大地春回的最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居室,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你知道吗,清明节除了祭扫先人,还包括踏青、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