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门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剑阁县境,山脉作北东—南西向延伸,长70公里,最高峰1178米。全山可分为大剑山和小剑山两部分,因其山势巍峨,道路险峻,素以“天下雄关”著称。山体主要由白垩系坚硬砾岩构成,经褶皱上升后形成单面山,北陡南缓,经后期侵蚀风化,山峰突兀而起,峰峰如箭,其中以剑门七十二峰最著名。剑门山,蜿蜒三百余里,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龙卧在那里,对其由来历来就有一个民间传说。
从前,巴郡北部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人迹罕至,为穷山僻壤之地。山乡间有个叫龙门村的地方,村民勤劳朴实,忠厚善良,有户人家主人吴忠,妻刘氏,生有一子叫吴强,一年灾荒,瘟疫流行,夫妇双亡,留下刚满十岁的吴强。小吴强生性聪明,父母去世后,只得帮人家放牛、干活,挣碗饭吃。经常和村里的放牛娃一起到摩天岭、放牛坪、大石框、独龙山、二龙山等地放牛。
村里有个老放牛娃,为人放了一辈子牛,人称赵四爷。赵四爷往事多,脑子里故事也多,常给吴强和放牛娃讲:“女娲炼石补天”、“神农黄帝尝百草”、“后羿射日”等故事。吴强最佩服后羿,决心要象后羿那样,为乡民做好事。
有一年九月,村里来了一只九节龙,自称为独龙山金光洞山神,法号常道真人,要村里为他献四十九个儿童,在每年九月初一为他做生。如违误,收降灾祸于龙门村。后来每逢九月初一,村里百姓将四十九个儿童送往金光洞。如有延误,村里必遇洪灾水患。吴强决定去南海紫云洞投师学艺,除掉九节龙,为乡民除害。
吴强历经千难险阻,只身来到南海紫云洞,拜洪钩老祖为师。洪钩老祖听吴强讲明来意,甚是感动,只是那九节龙为秤杆蛇经千年修炼,现已成精,其法术高明,一般武器奈何不了他,要想除掉他,只有吴强化为一把板斧作为武器。吴强想:要能为乡民除害,自己宁愿化为板斧。吴强回到龙门村,讲述了自己拜会洪钩老祖的经过,决定要化斧劈杀九节龙。于是在龙门村堆起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干柴点燃,吴强纵身火海化成了一把金光闪闪的板斧。
吴强化斧后,赵四爷拿着这把板斧和乡民们来到独龙岭,将金光洞团团围困。当九节龙刚一出洞,赵四爷举斧直劈龙头,只见金光万通,九节龙头被劈成两半,身子一缩,钻入土里,倾刻间化成一道山梁,但九节龙并没有死,还在地下蠕动。赵四爷收回板斧用尽身平气力,对着那鼓起的山脊,从北向南连劈七十二斧,直到九节龙毙命为止。
后来,九节龙裸露的尸体经过日晒、雨淋,变成了石头,形成了后山,北部九节龙的头成了龙门山,南北九节龙的身子,因为被劈了七十二斧,形成了七十二峰,由于龙门山,七十二峰挡住了人们向东方向的路,过此山需绕过三百里。赵四爷又在绝壁中部劈开了一道口子,山口的两壁形似峰剑,直刺云雾,故称剑门。那山就叫剑门山,狭长的口子成为翻越剑门山唯一通道,十分险要,被称为剑门关。后来,赵四爷又在离剑门关以西三十里的地方砍了一刀,出现了一道口子,称小剑门,那里的山称为小剑山。
剑门山,蜿蜒三百余里,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龙卧在那里,自古就有三百里剑门的美称。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