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恩寺塔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东岩山报恩寺内,是日前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莆田市唯一上榜的文物。至此,莆田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值得一提的是,这12处国保中,佛塔便有5处(另外4处为释迦文佛塔、天中万寿塔、无尘塔、龙华双塔),从侧面印证了莆田法脉源长的文化底色。
报恩寺塔建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7),塔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9平方米。
资料显示,报恩寺塔为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塔,造型古朴浑厚,是东南地区古建筑断代的重要标尺。同时,报恩寺塔见证了佛教文化在东南地区的传播与兴盛,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佛塔建筑、宗教文化、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荔城区东岩山山麓,有一清静洗尘之处,名曰东山报恩寺。
报恩寺始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寺院隐于闹市,南面斜坡开阔,四周林木葱郁,环境清幽。迈入山门,凉风徐徐,大院内左右各矗立着一株百年龙眼树。
穿过天王殿,沿一侧石阶拾级而上,大约20步便可看到报恩寺塔。报恩寺塔位于寺内大雄宝殿与观音殿间的中轴线上,为三层八角楼阁式石塔。边长4.4米,须弥座高1.2米,塔身通高约13米,由米色花岗岩砌就,底部及檐角位置多处风化斑驳,呈青灰色,质感沧桑,岁月可鉴。
宋《营造法式》里介绍,“宋式须弥座仿木构意向明显,纤细俏巧,构造主次分明”,样式相较明清的须弥座更为灵活。走近细看,报恩寺塔须弥座束腰上有37处云状壶门,内各绘有一只奔狮浮雕,体态健美,栩栩如生。束腰下层合莲上饰卷草纹样,牙脚、罨牙均覆莲一周。
往上看,塔身各层叠涩出檐。每层四面开拱门,第一层塔门两旁各置一浅龛,内浮雕金刚武士身披甲胄拄剑而立,造像饱满生动、线条粗犷有力,形象雄伟,颇具隋唐风格。
进入塔身内部,空间并不大,却给人一种空灵之感。底层塔室内壁嵌石级上通至第二层,室顶作藻井式样。报恩寺塔墙薄而塔身空,门洞大而整塔重量轻,使塔身稳定地竖立在塔基上,重心低下。塔墙内外都托出三层悬臂,以牢固地承载塔檐和上层塔墙。从力学上看,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塔体的抗力和稳定性,也从侧面解释了塔身至今完好无损的原因。
再看外部,塔檐和攒尖塔顶仿砖瓦刻饰,造型优美而负势竞上,塔顶的相轮塔刹以8根铁链固定于塔顶角檐脊上,顶层八角檐脊上置镇塔石佛1尊。
报恩寺塔为三层八角空心楼阁式塔,具备中期(唐、宋)佛塔的诸多特点:
1、与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融合并基本成型;
2、层数普遍较低,且底座宽大、厚实;
3、出檐较明清时期佛塔深远。
该塔和其他宋塔不同的是,楼层之间的屋檐并未以仿木斗拱而是以叠涩推出。如今,塔已屹立已逾千年,历经多场大地震及兵燹,依然完好如初,除了有偶然性之外,更多的是设计者在施工伊始的高瞻远瞩。
更重要的是,报恩寺塔位于报恩寺的正中,周围环绕以其他主体建筑,基本还原了宋代佛教寺庙“伽蓝七堂制”草创时期的布局框架,在当前的莆田仅此一家,整个南方也寥寥无几。
历史上,莆田曾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有史料记载的共有7次。近千年来,报恩寺塔历经多次强震冲击、风霜雨露侵蚀,但整体依然没有受损,不歪不倒、保存完好,充分证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工艺之高妙。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