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民风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语言和习俗,对不同地区的年画风格影响极大。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南辕北辙,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民间年画内容涉猎广泛,其中,不少年画是根据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的某一情节绘制而成。
,讲的是唐朝时唐太宗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常感觉卧室门外有人抛砖弄瓦,鬼哭狼号,闹得三宫六院彻夜不得安宁。太宗胆怯,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群臣。秦琼听后上奏说:臣一生杀人无数,尸体多如聚在一起的蚂蚁,还怕那些怪物不成?我愿意与尉迟敬德披挂戎装,伺候在太宗左右。太宗准了秦琼的上奏,当夜果然平静无事,太宗大喜嘉奖二人。想到二人无法长期守夜不睡觉,太宗叫来画工为二人画像,一如二人平日里穿军装的怒相,然后将画像分别悬挂于左右宫门上,自此,鬼怪销声匿迹。后人一代代传承这种做法,秦琼、尉迟敬德便永久成为年画上的门神。
,说的是五代时期,燕山窦禹钧年过30还没有孩子。一夜,梦见祖父告诉他:你不仅没有孩子,也很难长寿,要想改变这种命运,就必须遵循天命积德行善。禹钧于是努力节俭修身行善,陆续有了5个孩子,个个都有成就。一夜又在梦中遇见祖父,祖父告诉他:你多年节俭积德,将延长寿命36年,你的孩子们也会发迹。禹钧活到82岁无疾而终。
为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说的是刘备偕夫人回荆州,行至柴桑界首被东吴徐盛、丁奉二将拦阻,刘备依照孔明的妙计,用话激怒孙夫人斥退二将。
为《忠烈侠义传》中的故事。宋仁宗年间,襄阳王阴谋篡位,建冲霄楼并设下铜网阵。颜查散、白玉堂奉旨到襄阳巡视,襄阳王派邓车、申虎偷盗颜查散的印信时被白玉堂生擒。白玉堂查明实情后夜入冲霄楼陷入铜网阵,被乱箭射死。卢方等人得知情况后誓为白玉堂报仇,欧阳春、卢方、魏真、韩章等人来到冲霄楼共破铜网阵。
为古典小说《隋唐演义》中的故事。程咬金派罗成赴孟州游说王君恒上山聚义,罗成在赚得孟州徐全的紫金镯后假卖绒线进城。徐全见紫金镯,误以为是自己走失之子,让女儿徐立娘与罗成论价,进行试探。年画《破孟州》表现的就是这一情节片段。
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听信了猪八戒的谗言,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水帘洞,聚集群猴分序排班,操练武艺。年画《花果山美猴王开操》即为群猴开操的画面。
是布质年画,也叫布画。布画是年画的一种形式,将布挂浆后捶平,在上面作画。春节时悬挂于街道两旁供人观赏,俗称“吊挂”。戏曲布画一般正反两面均可观赏,正面为连续故事,按序号排列,反面为折子戏。年画《牧羊图》所绘为朱春登从军屡获战功,封平西侯,赐假还乡祭扫,并舍饭7日。朱妻锦堂受婶母迫害,婆媳到山中牧羊,闻祖坟前有人舍饭,遂前来领取,被春登察觉,多方追问,认出锦堂手上朱痕,夫妻相认,母子团圆。
。灶王亦称灶君,山东民间传说灶王本姓张,名万仓,娶妻郭丁香。张万仓经商外出期间,爱上了少女王海棠,并将海棠带回家,休了贤妻郭丁香。海棠好吃懒做,不久家财吃光,海棠一走了之,万仓又遭大火,双眼被熏瞎,沦为乞丐。一日,万仓讨饭来到一富人家,得到一碗热汤面,吃后感觉味道很像前妻丁香所做,一问果然如此,万仓羞愧,一头钻进灶膛内。玉帝念其有悔意,封万仓为灶王。
虎:古时认为“虎为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缚挫锐,噬食鬼魅”,所以成为年画中最常见的镇宅之兽。
鸡:桃都山有大桃树,上栖金鸡,古人认为黑暗乃鬼魅藏身之处,日出而啼的金鸡成为调和阴阳、驱逐鬼魅的神物,并与“吉”谐音,入画为镇宅之物。
鹿:俸禄,鹿与“禄”同音,寓意财富。
羊:古人把羊与“祥”字通用,大吉羊即为大吉祥。用羊作装饰的图案中就有吉利、祥瑞的意义。
鹌鹑:鹌与“安”同音,寓意平安。
象:象为佛教中的神兽,在年画中多以儿童骑象的形象出现,骑象与“吉祥”谐音。
蜘蛛:又称喜蛛,年画中若有蜘蛛挂丝从天垂落的图案,意为喜从天降。
鹤:民间视鹤为长寿之寓,有“鹤寿”之说。年画中以“仙鹤”和“寿桃”构成吉祥图案,寓意延年益寿。
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有余。
菊花:菊花不畏秋霜,品格高贵,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年”等图案。
牡丹:因其端丽妩媚,雍容华贵,被视为富贵、昌盛、幸福的象征。
葫芦:与“福禄”同音,内又多籽,被作为富贵多子的象征。
风筝:风筝是春天应时之物,寓意平步青云或者春风得意。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