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FAST(Fivehundred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并投入使用,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平塘,地处黔南,离广西很近。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克度镇,是黔南州平塘县的一个小镇,位于省城贵阳南部100公里处,这里大山连绵,喀斯特地貌特征非常显著,美丽而宁静。如今这里被称为“天眼小镇”。
天眼小镇是一个小盆地,附近有十余个天坑组成的天坑群。天眼就是利用一个直径约500多米的天坑建成。

从天眼小镇到天眼还有十几公里的山路,需要坐景区摆渡大巴。景区规定,到天眼景区参观,必须把随身携带的手机、数码相机等一切电子产品、一切刀具及易燃易爆物品等违禁品存放在游客服务中心专设的储柜内,然后通过安检,乘坐景区摆渡大巴,经过约半小时车程后,到达中国天眼观景台服务中心。下车后,需要再次通过安检,方可进入中国天眼核心的大射电景区。
完了吗?没有。要看到天眼,必须走700多级台阶到达山顶。山顶设有三层FAST观景台,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一览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全貌。

中国天眼(简称FAST)的口径有500米,有近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主反射面的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由近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而成。它的圈梁被50根6米到50米高低不等的钢柱支在半空,周长约1.6公里,绕走一圈约要40分钟。他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卫星电视接收器。

与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3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全新的设计思路加之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使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首先,它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其次,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球冠反射面在射电电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径瞬时抛物面,使望远镜接收机能与传统抛物面天线一样处在焦点上;第三,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

中国天眼的选址经过了众多专家多年多地的无数次考察,最后选在平塘县。它十分巧妙利用了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漏斗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在洼地内铺设4450块反射面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远看就像“一口大锅”。
它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完美体现。
FAST能望多远?可捕捉到百亿光年外的星际信号
射电望远镜,可不是肉眼观测的普通望远镜,它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级的太空望远镜。射电,是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电磁波段。射电望远镜,跟收卫星信号的天线锅类似,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几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的信号聚拢到一点上。

由于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尚翻不动一页纸。要想获得更远、更微弱的射电,“阅读”到宇宙深处的信息,就需要更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
专家们指出,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灵敏度提高约10倍。这意味着,远在百亿光年外的射电信号,FAST也有可能“捕捉”到。
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球冠反射面在射电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径瞬时抛物面,使望远镜接收机能与传统抛物面天线一样处在焦点上。
同时,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形变的限制,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

这口500米口径的大“锅”,还是口名副其实的“变形金锅”。”变形金锅’会动。FAST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板产生变化,足以观测到任意方向的天体,同时,馈源舱也随索网一同运动,采集反馈信息。
FAST的灵敏性很高,那么它能接收到遥远的世界里发过来的极其微弱的“外星人”的信号,甚至找到“外星人”么?
FAST能从宇宙的今天看到很远的地方去,有助揭开宇宙起源之谜,甚至是‘地外文明’。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表示,FAST将探测宇宙中遥远的信号、物质,例如电磁波、微波、激光、宇宙中的各种气体、有机物、星际物质、恒星等的辐射信息。它将对脉冲星、类星体等各种暗弱辐射源进行更精密观测,对它们的物质结构、产生机制进行深入探索,有望对认识宇宙起源与演化过程作出贡献。
宇宙中的生命体或高智商“外星人”若存在,他们的产生、遗留之信息,若存在于浩瀚天宇中,也有可能被FAST探测并接收到。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