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炉山位于凯里市西15公里,距万潮镇东北3公里处,因山形形似香炉,常年云雾飘渺如烟得名,顶峰海拔1233.8米,四面悬崖绝壁,景致奇特,有“黔阳第一山”之称,苗语名“波别纠”,即屏风山。
清《清平县志》载:香炉山“伏如香炉,岩石危峭,早晚云雾千态万状,莫可端倪”,“山四面壁立,只一线通,若塞之,虽攀藤附葛不能上,其绝顶处俯瞰群山直儿孙等,土人云‘八万兵马围半边’,又可想见此山之大”。明清两代,苗族人民起义军多以此为根据地,山上留有不少遗址。
香炉山是贵州著名的山峰,明清时期,贵州苗族人民多次起义聚集于此,与朝廷展开殊死的斗争。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阿榜领导的苗族起义军、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韦烈领导的苗族起义军、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阿向领导的苗族起义军、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包利和红银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56—1872年)以张秀眉领导的苗壕起义军,都曾先后聚兵香炉山。香炉山是苗家儿女的娇傲,她记述着苗家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苗家儿女用鲜血浇灌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回报以绿郁葱葱,繁花似锦。娇阳红似火,香炉山更加妖艳、迷人!
香炉山四面悬崖绝壁,叠立三层,顶干腰束,下小上大。二五层的四周,岩壁陡峭,只一条小道可通。山上有清泉、岩洞、石问、古庙。通往山顶的道上,碑刻、摩岩比比皆是。在那绿树成荫韵唐房寨尽头处,有“胜境”石刻。再上则有“黔阳第一山”石刻,二屯岩有石拱门,门上横刻“是一保障”四个大字。过了石门便是一片开阔地。开阔地尽头有是凌云台,也叫苗王洞。洞口悬在半壁中,前人曾修一石梯供上下,地势惊险万分,洞门以条石镶就,横楣石刻“凌云”二字。该洞中原有一根大石笋,熠熠生辉,据说承苗王瑞气。故苗族农民起义,均以此洞作为指挥所,以“战神”——蚩尤鼓舞士气。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香炉山车碗寨苗族英雄阿榜和清咸丰年间台江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都以“苗王洞”为指挥中心。张秀眉起义失败后,清军破坏了苗王洞。清光绪七年(1881年),道人与和尚重上香炉山,在洞中塑了观音像,苗王洞改成了凌云台,也叫观音洞。明代的汪良先生有《登香炉山》诗曰:
炉山之高高入云,嶙峋壁立无支分。
雄关未能容双马,杀气曾教走万军。
从苗王洞石级东下,通过一段怪石林立的小径,有九十九级石阶,称为九十九磴次。这里两面悬崖峭壁,好似斧劈刀削。石磴在两崖中,如悬空架起一道云梯。九十九磴次顶端,是“南天门”,门左侧崖壁上刻有“南关”两个大字。通过南天门,便上到香炉山的最高顶层,山顶面积约1平方千米,中有玉皇庙。香炉山顶怪石林立,茶树丛生。香炉山云雾茶清香沁人心脾,曾是明清两代的贡品茶。清代孙禄有《香炉峰》诗曰:玉宇凌太虚,幡旗空中舞。
与香炉山相联系的便是爬山节,苗族的爬山节亦称“爬坡节”,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即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这天举行。
届时,凯里市、麻江、黄平、丹寨和福泉等县市的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从四面八方汇集香炉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青年男女以芦笙伴奏,联袂把臂,翩翩起舞,木叶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欢乐的海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