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安寺座落在东扶乐城东侧一座高约4米的一座土台上,总面积约为1000多平方米。寺院始建于东汉初年,历史悠久,香火盛行。
据史料载:东汉王朝于公元25年建立,刘秀称帝后,就采取了“退功臣,进文吏,黄老无用”举措,把功劳最大的108位将军释夺兵权后,均封为列候。骠骑将军刘隆被封为扶乐候(国王),食封为几千户,也是衣食税而已。原来秦时的大扶城被改名为扶乐城(也就是历史上扶乐国)。历史上又被分为大扶乐城(西)和小扶乐城(东),现在仍为东、西扶乐城。
公元67年,东汉永平10年,佛法传入中国后,刘隆信佛,便选址在东扶乐城东侧建寺院,大兴土木,夯制高台,金塑佛像,取名为庆安寺。庆安寺建成后,烧香拜佛盛行。因为释迦牟尼于2500多年前,周昭王24年(甲寅)年诞生在北印度,生日是农历四月初八日,庆安寺便以四月初八日为佛祖过生日为庙会,沿袭至今。
庆安寺建成后,受到各个朝代的崇拜,对寺院进行修缮。据太康县《县志》记载,明代宣德年间(1436年)进行大修缮,寺院焕然一新。传说扶乐城明代史姓是名门旺族,对修缮庆安寺,施舍钱粮更多。
据《县志》记载:庙基建选在古扶乐国遗址东侧,一座高于地面丈余,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四周是海子(深沟是水护寺),整个建筑物呈四方形定位,南面是路,进入庙是山门;中间是大中殿;后面是后大殿;东面是东廊房;西面是西廊房,其它配房数十间,中大殿飞龙连兽,檐沿挑角,独具皇家风范,与太康县黉学大成殿相媲美。
进入寺内,前大殿为拜殿,中大殿供俸释迦牟尼神像(佛祖),左右两侧十八罗汉塑像,其姿态各異,面目独具特色,视尔栩栩如生。
后大殿供俸佛祖弟兄三人塑像,其原面目慈祥、善目,与白马寺的大佛相似,左右站班的和尚虔诚毕恭毕敬,双手合十。据游览过开封相国寺和白马寺的一些人看后感慨地说:众佛像和相国寺等神像如出自一个能工巧匠。可见塑像非凡,水平之高。
本寺自始建后,寺内曾有住持僧人三十多人,少则二十多人,香火极盛。根据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是农历四月初八日,所以定于每年的四月初八为庙会,庙会期间请大戏一台,杂技、古玩都来展观,吸引了周围几个县的香客游人逛会,百姓们请客会友,出现了家家扶得醉人归的鼎盛年华。
安庆寺在国内寺院是有名的,主持僧由开封相国寺放住,住持的众僧人,都是在山西普陀山地藏寺等受戒后而来的。沿袭到清代其受管于太康县大纤坊院。据清末的住持僧人兰永强口述(清集乡兰堂人),他是最后的住持僧。寺内众神胎毁于民国二十年左右,军阀冯玉祥统治中原时,冯下令把寺内的神胎全部撂倒。对当时寺内的七名僧人,被遣送回乡,每人回家分给田地三亩。寺内的二百四十亩田地和庙内物产,归当时政府所有。后来办成了国民教育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仍是小学校。
清末宣统四年,安庆寺成了“黄道会”,农民起义军总部,首领查天化(鄢陵人)受命于南方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的派遣,以宗教信仰为掩护,组织农民起义,起义军失败后,查天化被杀害,头颅悬在太康县城旗杆上多天。
解放后,政府在庆安寺内办起了公立学校,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以来,周围民众逢初一、十五日到寺内烧香鸣炮,影响教学秩序,后来把学校搬回平地。
1979年农历四月八日恢复了古庙会。请县级剧团唱大戏多天,周围民众象过节日一样,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为了重建安庆寺,周围民众捐献款物,分期对安庆寺的原貌进行兴建,受到县文化部门的指导与支持。
现在安庆寺的建筑已初具规模,已建成了前大殿、中大殿、后大殿,东廊房、西廊房计55间,寺院内分佛教、道教。
前大殿(拜殿)塑有阿弥陀佛金像,两旁是四大天王塑像。
中大殿的匾额为“大成宝殿”,中间是佛祖塑像,高有丈余,两侧是十八罗汉塑像,形态各異,形象逼真,北面是南海观音菩萨的雕像,小红孩、哪吒太子很是吸引人。
后大殿的匾额是“佛祖大殿”,殿内共有三尊佛像,高有丈余,供俸着佛祖弟兄三人的神位。身披大红披风、金甲金身,威武神姿,完美称绝。
西侧道教,是一排南北走向的数十间廊房,塑有阴曹地府里十大阎王,为民惩恶扬善,正如包拯探阴山所描述的那样活灵活现。
在冥界的东南方,中大殿的西南方,建有三间菩萨送子观音像,小孩在娃娃山上的各个举动,给人带来了美的感受。
在后大殿的西边,建有上下两层楼,塑有十二尊老母像,头戴凤冠霞配,与西游记里的一模一样。
在安庆寺的东北角500米处有汉时王室墓葬,再往东北处,有北魏时期的“藏兵洞”,洞里完全是青砖砌成,宽有丈余,高有丈余,向西南方向延伸。因地下掘开后里面是水,至今无从考究其详。寺院西北角有大型古汉墓群,距寺院有800米,至今保护完好。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