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民谣同东北方言、东北民歌一样,是东北原生态文化,具有源头性,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草根文化。东北老民谣是东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间百姓自己的文学,它创作于田间地头上,灶台火盆旁,以一种朴素直白、俏皮韵味,智慧幽默地道出民心民意民声,它形象生动、简洁、朗朗上口却又有着深远的人文关怀,反应最广大民众的喜怒哀乐和最基本的价值情感,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手段。东北老民谣就像路边的车轱辘菜,苦中有甜,甜中有涩,折射出生活中种种酸甜苦辣。
东北老民谣涉猎的内容非常广泛,覆盖东北社会生产、生活和其他各个领域。依据其内容大致可分成这样几类:
东北老民谣创作于田间地头,很多民谣是对渔猎稼穑,田耕劳作,自然气候等规律的总结。如:《二十四节气歌》,《季节劳作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一月小寒接大寒,薯窖保温防腐烂。立春雨水二月间,顶凌压麦种大蒜。三月惊蛰又春分,整地保墒抓关键。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豆又种棉。五月立夏到小满,查苗补苗浇麦田。芒种夏至六月天,除草防雹麦开镰。小暑大暑七月间,追肥授粉种菜园。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九月白露又秋分,秋收种麦夺高产。十月寒露和霜降,秋耕进行打场连。立冬小雪十一月,备草砍菜冻水灌。大雪冬至十二月,总结全年好经验。
燕子来在谷雨前,放下生意去种田。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云雾山中出名茶,姜韭应栽瓜棚下。豌豆大蒜不出九,种蒜出九长独头。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清明高粱立夏后,小满芝麻芒种黍。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白露早来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
地是铁来粪是钢,把粪施在刀刃上。牛粪凉来马粪热,羊粪啥地都不错。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秋耕田地地发塇,冬雪渗下不易干。人治水来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人不勤俭不能富,马无夜草不能肥。七月十五红枣圈,八月十五打枣杆。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一粒粮食一滴汗,粒粒都是金不换。”
《十二月花》:“正月里迎春二月杏,三月里桃花满园红。四月里杜鹃五牡丹,六月里荷花水上冲。七菱八桂九菊美,十月里的月季笑盈盈。十一月里来水仙艳,梅花开在腊月中。”
“八月暖来九月温,十月里还有小阳春”、“云往东,刮大风;云往西,晒死鸡;云往南,跑旱船;云往北,发大水”、“夜间起风天亮住,天亮不住刮倒树”、“紧抢鱼,慢推虾,不紧不慢推蛤蟆。”
“八月十五云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九二九,在家死守;三九四九,棒打不走;五九六九,加饭加酒;七九八九,东家再留也不回头。”“种田好,种田好,粗米饭菜吃得饱,不怕土匪不怕盗,当兵不如种田好。”
相马:“先看皮儿,后看蹄儿,掰开嘴看牙口,就知价钱值不值”“马浪吓吓叫,牛浪哞哞叫,驴浪呱嗒嘴,狼浪跑断腿。(浪指发情)”“春天种疙瘩(甜菜),心里结了个愁疙瘩。收了烂了送不出,哎呀哎呀呀,什么时候解开这个愁疙瘩。”
刺绣:“萝卜萝卜根儿,白菜白菜心儿,雪白的袜子挑三针儿。低头低头龙,抬头抬头凤,金瓜月斧朝天镫。”
《挖煤谣》:“枕的是砖头木头,披的是麻袋破布头,吃的是发霉的窝窝头,死了卷块破席头。”“老板子,两耳毛,大鞭子一甩四处尦,又吃东又吃西,谁也不敢来小瞧。”
《货郎谣》:“大针、碎针、绣花针,还有纳鞋的好顶针。快来挑,快来拣,便宜好看不显眼。”、“锯盆锯碗锯大缸,锯老太太的尿盆不漏汤”“(盼雨)老天爷,快快(大大)下,高粱谷子没长大。”“(盼晴天)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一盆炭,一盆火,太阳出来晒晒我。一盆火,一盆炭,太阳出来晒晒王八蛋。(盼太阳)”“拉拉雨,拉拉雨,太阳出来嗑瓜子。”“葫芦根,葫芦蔓,不知大哥种哪块。种土岗,怕人偷,种河边,怕水流。”“老鸹老鸹你打场,到秋给你二斗粮。”“立春棒打狍,雨水鱼进瓢,小署胖头跳,大署鲤子闹,白露大马哈,秋分把子潲,寒露哲罗翻,霜降打秋边,立冬下挂网。小雪闸冰帐。”“买条牛儿好种田,搭间草屋在林间。谁知事上多少日?躲在深山过几年。”
东北老民谣产生于农业社会时期,当时以大家庭为生活圈。家庭长幼有序,孝敬长辈,夫妇恩爱,传宗接代,培育子孙。此期间必然会产生许多叙述彼此相处情境的民谣。如“老猫炕上睡,一辈留一辈”、“活着不孝,死了乱叫”、“七十岁有个妈,八十岁有个家”、“二十年媳妇二十年婆,虐待公婆遭折磨”、“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当奴仆”、“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姑舅亲,姑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十个指头连着筋,儿女元宝动人心”、“狗记路,猫记家,小孩只记吃妈妈”、“公说公好,婆说婆好,媳妇天天吃不饱”、“闺女不出门,到老不成人”、“隔层肚皮隔堵墙,隔层门帘不风凉”、“邻居处好,胜穿皮袄”?“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好亲戚不如穷菜园”、“红皮萝卜紫皮蒜,仰脸老婆低头汉,打出来的媳妇揉出来的面”、“镰刀把,三道弯,兄弟媳妇嫁大伯,嫁大伯不为钱,肥水不流外人田。”
“惯子如杀子,烧火棍里出孝子。”“大秃子死了二秃子慌,三秃子急忙找药方,四秃子找块板,五秃子凿个眼,六秃子做个小棺材,七秃子抬八秃子埋,九秃子做炕哭起来,十秃子问他哭什么,大秃子死了我没来。”
爱情民谣在东北老民谣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种民谣大都表现沐浴爱河中的男女向对方倾诉心声和表达渴望,有的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如“一呀更里呀,月儿上树梢。心上的情郎哥呀,快来度良宵。花灯美酒迎骏马,妹儿爱哥呀,打虎擒狼挽弓刀。”“一晚上炕抱阿娇,山东大嫚嫩又俏,眉来眼去把情调,肚大腰圆养个白胖小…”、“十一月探妹天寒凉,我与小妹打麻将,输了还给你,赢了躺床上”、“栽花不栽刺玫瑰,撩姐还撩十七岁,走起路来也好看,搂在心里也得劲。”。
“小女子今年一十九,再混两年二十出了头。受罪的日子可在今后,混到老了没人留。有心从良跟着哥哥走,但哥哥的心思猜不透,愁呀愁,哥哥的心思猜不透。”
“三月里来三月三,占奎女子把菜剜,出门碰见林根玉(男光棍),找到永生(接产婆)配姻缘。”、“二呀二更里呀,抚琴唱青楼。哥是好猎手,妹妹不担忧,恶虎若起伤人意,好哥哥,刀枪在手斩虎头”。
在东北老民谣中,爱情谣最有名的就是那首《月牙五更》:“一更啊里呀月牙没出来,貂禅美女走下楼来,双膝跪在地土尘埃,烧烧香拜拜月,为的我们说恩和爱呀啊……”
《送情郎(四季调)》:“送情郎送至在院当间,一抬头看见了一个影壁墙,影壁墙上写着八个大字,上写着“富贵荣华,金玉满堂”。送情郎送至在大门外,问一声情郎哥哥你多咱再回来?回不回来给奴写封信,免得小妹妹常常挂心怀。送情郎送至在大门东,猛听见老天爷刮起大风,刮风不如下点小雨好,下雨能叫郎多呆上几分钟。送情郎送至在大门南,从腰里掏出十吊大洋钱;这五吊留着打张车船票,那五吊留着路上打打尖。送情郎送至在大门西,一抬头看见一个卖梨的,奴有心买梨给情郎哥来用,情郎哥身子虚吃不得凉东西。送情郎送至在大门北,猛抬头看见王八驮石碑,我问王八你犯了什么罪,抽大烟,打吗啡,卖酒的掺凉水。”
《十二月情歌》:“正月里,年初一,小妹穿上新花衣;穿上花衣俊十分,小妹呀!但愿我做丈夫你为妻。二月里,龙抬头,小妹梳妆上绣楼,擦上香粉抹发油,小妹呀!可愿跟我同白头?三月里,是清明,家家户户忙春耕;妹在犁后撒籽种,小妹呀!你给我种下相思情。四月里,花正红,千枝万朵春色浓;花间蝴蝶成双舞,小妹呀!可愿与我订婚盟?五月里,是端阳,黄米粽子蘸蜜糖,我捧在手里难下咽,小妹呀!偷偷留给你尝尝。六月里,六月六,小妹树下把花绣,一针牵动丝万缕,小妹呀!咋不抛给我绣球。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有情人儿成眷属,小妹呀!你可知道相思苦。八月里,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我请月老作红媒,小妹呀!咱俩盟誓订百年。九月里,九重阳,可恨老财黑心狼,把你抢去做偏房,小妹呀!怒火烧干我的肠。十月里,雪花飘,妹在苦井受煎熬,一把剪刀守贞节,小妹呀!我也磨好报仇刀。十一月,天气寒,老财庄院守得严;我揣钢刀绕街转,小妹呀!不捅老财心不干。十二月,庆新年,小妹订下巧机关,一把火烧尽老财院,小妹呀!咱俩恩爱永不散。”
相关链接:
东北老民谣(二)祭祀、习俗、童谣类
东北老民谣(三)时弊、趣味类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村子,虽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但是许多地方的庆祝方式以及过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那边是怎样过春节的。除夕那天我们叫辞年,在上午我们会去附...
提到欧洲或许首先想到的会是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较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配合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德国境内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随本站来一探究竟吧!德国十大城市排名1、柏林2、慕尼黑3...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
古代赞美女人的经典的十九首诗一肤若美瓷唇若樱,明眸皓齿百媚生。亭亭玉立柳腰细,说话笑声燕语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美目盼兮眉柳叶,巧笑倩兮若吹笙。三山水不厌高与深,沈吟至今青子衿。呦呦鹿...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普贤菩萨。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普贤...
陕菜包含的口味很多,东府,西府,陕南,陕北都是陕西的菜,下面介绍一下东府蒲城当地的美食。1、八宝辣子八宝辣子夹馍,看一眼就让人口水四溢,恨不得咬一口才过瘾!尤其是蒲城特色的椽头蒸馍夹上诱人的八宝辣子简...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定为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
乌克兰人结婚,从说媒、相亲、订婚到婚礼,有一整套习俗。有专职的媒婆,常用“你家中有奇货,我手头有买主”来当开场白,探听口气。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和媒人一起绕桌走三圈,再对神像画个十字,然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