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抗战歌曲和歌谣忠实记录了东北人民浴血奋战、光复祖国的战斗历程,它不仅激励了当年抗战军民的斗志,也告诫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那段苦难屈辱的历史,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九一八”事变后,万恶的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可谓是血债累累、罄竹难书。而东北抗联在与十恶不赦的日本人拼死搏杀中产生了不朽的抗联文化,光照后人。
日寇侵华后,中共整合东北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这支队伍在中共领导下,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下,前仆后继,英勇作战,历尽艰辛,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同时也有力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当年沦为亡国奴的东北民众对这支队伍充满感情,他们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抗联战士们热情歌颂。于是在冰天雪地和艰苦卓绝斗争中,就逐步形成和发展起了东北的抗联文化。
近年来已开始有人对抗联歌曲和歌谣进行研究,挖掘整理东北抗日联军歌曲及关东的抗日歌谣,对研究当年的抗联文化和教育后人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932年,杨靖宇初到磐石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南满32军游击队,为争取团结各方面反日爱国力量和帮助他们掌握游击战术要领,写了一首《四季游击歌》:
“春日里游击地利为我用,
路泞滑河水冰敌人难行动,
不贪生不怕死奋勇去杀敌,
抗日成功的基础早奠定”;
“夏日里游击草木来相帮,
树叶浓草深长到处可隐藏,
不要慌不要忙瞄准敌人,
临阵杀敌要沉着才能战胜”;
“秋日里游击精神分外爽,
打日贼杀走狗计策最优良,
整化零零化整神出鬼又没,
袭击夜战得胜利四海名扬”;
“雪地里游击我们有特长,
穿踏板扶长杆不用喂马粮。
登高岭走洼甸步履比马快,
赶走日本强盗功垂霄壤。”
这首歌借用学堂乐歌《十八省地理历史》的曲调,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充满团结作战、乐观向上的爱国激情,很快就在南满大地传唱开来。
在一些已知的资料中,当年的东北抗联歌词和抗日民谣不但有文采飞扬的佳作,还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如由李兆麟、于天放、陈 雷作词的《露营之歌》,是东北抗日联军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曲谱为古曲《落花》调。此歌诞生于1938年,四段歌词分别描写了抗联部队西征前后和西征过程中一年四季的露营生活。歌曲气势磅礴,真实地反映了东北抗联艰苦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抗联将士们豪迈的气概、高尚的情操、坚毅的决心以及乐观的胸怀。
(一)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呀!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
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二)
浓荫蔽天,野花弥漫。
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
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啊!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
曙光至,黑暗一扫完。
(三)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夜火晶莹,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急,霜晨火不燃。
弟兄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
携手吧!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奴,
山河变,片刻息烽烟。
(四)
朔风怒号,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
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而《十大要义歌》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东北抗联具有严格的军事纪律和明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它才受到各民族人民的拥护。它是当时加强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政治和军事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一)拯救危亡,神圣天职,以身许国,誓死抗日;我军人第一要义。
(二)万众一心,坚如铁石,精诚团结,友爱朴实;我军人第二要义。
(三)舍己为群,忠贞坚毅,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我军人第三要义。
(四)英勇杀敌,流血不惜,临阵争先,死不逃避;我军人第四要义。
(五)全军耳目,卫兵所系,戒备机警,保守秘密;我军人第五要义。
(六)枪械弹药,生命相辅,注重武器,爱惜公物;我军人第六要义。
(七)抗日联军,人民代表,爱护民众,不犯秋毫;我军人第七要义。
(八)积极上进,遵守职责,热心学习,谨守军礼;我军人第八要义。
(九)公正自爱,不避艰险,行为纯洁,劳动勤勉;我军人第九要义。
(十)起居谨慎,饮食清洁,讲求卫生,衣物整洁;我军人第十要义。
1936年,新组建的抗联一军三师师长王仁斋率领200多名战士在清源县砬子山与伪靖安军遭遇,双方僵持不下,战士们在师长带领下对伪军发起宣传攻势,战士们又是喊口号又是唱歌谣,向伪军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指出日本侵略者是中国人的共同敌人,号召伪军起义,战士们唱的歌谣中有一首《口号歌》,极具鼓动性。
同胞们,“满洲”士兵们,你们想想吧,我们为什么?完全是为的救中华。
问你们,是不是中国人?赶快哗变吧,枪毙教官,与我们共同打敌人。
打出去万恶日寇,推翻“满洲国”,革命成功,万古美名留。
在正义之声的感召下,伪靖安军连长命令部下停止射击,亲自到抗联阵地,要求参加抗联,王师长考虑到伪连长家属的安全问题,劝其回去,嘱其只要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就行。伪连长深受感动,回到阵地后,派人给抗联送了1000多发子弹。
东北抗战歌曲中大量鼓舞士气的作品大都出自抗联将士之手,著名抗联将领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周保中等,在戎马倥偬之际都创作过许多慷慨激昂的激励士气之作。杨靖宇创作过《义勇军四季游击歌》、《东北抗日联合军歌》等,李兆麟还创作过《长白山歌》等,赵尚志创作过《从军歌》等,周保中创作过《红旗歌》、《联合歌》、《说唱“九一八”》等。在极其险恶的斗争中,这些作品起到坚定军心、鼓舞斗志的积极作用。那个时代,抗战队伍中许多指战员也结合斗争生活创作歌曲,《豪气壮山河》就抒发了抗战将士誓死光复祖国的豪迈气概。
豪气壮山河,
愤极处拔刃长歌。
想博古通今,
圣贤英雄豪杰。
同扶义橹挽狂澜,
卧薪尝胆国耻雪。
江山半壁已丧失!
谁差落?
青年人,当如何,
齐奋起把敌匪灭。
国事纷纭,风云叵测,
热血唤起神州兮,
长枪捣破倭奴穴,
至此方能东北烟云平,
安祖国。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