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桂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6世纪初,南朝梁武帝建桂平郡,就一眼相中了方圆只有200多公顷的西山,将郡城设在半山腰上。从此西山所拥有的人文气质、宗教色彩便逐渐扩展。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独具眼力,曾携带弟子程颢、程颐到西山讲学,并在石壁上刻下“畅岩”二字。
提到西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西山脚下的洗石庵,这里珍藏着世界上有史可据的第一个比丘尼的3颗灵骨舍利子。3颗舍利子中,一颗晶莹剔透,另两颗呈紫褐色,状若玛瑙,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故事发生在1998年9月的一天。当日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西山山门左侧的一株百年古松忽然被拦腰折断。不二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法师释宽能圆寂。在佛教仪式的诵经超度后,法师的遗体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火化,人们在法师的骨灰里惊喜地发现了这3颗舍利子。据佛教《法苑珠林》一书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有舍利子。尔后2500多年中,公认屈指可数的几位高僧火化后也有舍利子。而比丘尼火化后有舍利子的,释宽能法师实为佛教史上第一人!
西山很早就成为中国十三大佛教丛林之一,在海内外僧俗各界享有很高声誉。

建于唐代的李公祠,是后人为唐朝御史李明远的善政所修建,步出李公祠便来到洗石庵。建于清代初年的洗石庵属尼众道场,是国务院确定的佛教全国重点保护寺院。洗石庵建筑面积1021平方米,风格别致:庵门、经堂、佛堂层次分明,玲珑多姿。层顶、屋脊、殿内柱身、木梁枋和门窗花格都十分精美,富于南方特色。
洗石庵取义于西山石多且奇,又有“身居瘴乡,粗莽唐突”,要历经瀑、雨、露、月、烟、潭的不断洗涤,才能清净高洁,返朴归真。庵内至今保存有清碑、石匾、石联等20多块。洗石庵四周风景优美,名胜众多,乳泉淙淙流淌,古松巨榕参天。庵后的“飞阁”,则是1923年,时任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混成旅旅长的李宗仁,登西山游览后修建的。

在西山,与洗石庵一样享有盛名的是修建在半山腰上的龙华寺。龙华寺始建于唐末宋初。据《桂平县志》记载,宋朝姚坦做浔州知府时,“尝与高僧唱和于一石岩下。”这唱和的石岩被后人称为“姚翁岩”,此岩在龙华寺背后,是龙华寺以及有僧侣住持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龙华寺也是中国重点保护的佛教寺院,广西佛教协会即设在其中。寺院大气稳重,分四进,一进为天王殿,塑有四大金刚;二进原称为文昌阁,今为弥勒殿,供奉弥勒佛像;三进为大雄宝殿,供奉如来塑像,殿前置钟鼓楼;四进为圆通殿,供有广西最高的千手观音像。古寺已传四十三代僧,全国知名高僧、曾任广西佛教协会秘书长、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巨赞法师和现任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的释觉光法师都曾在此任住持。1990年,释觉光法师将一尊年代久远的脱胎释迦佛像赠与龙华寺,至今在寺内供奉。
在龙华寺的大雄宝殿前,我们一眼看到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题的“大雄宝殿”匾额以及一副对联:“勤学五明,弘范三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在笔力劲健而又雍容宽博的气度中,龙华寺更是增添了一派佛家气象。

如今的西山,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已成为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主要节日,也是桂平西山最神圣、最壮观的一项佛事活动。节日当天,可看到各地的善男信女云集于此,参加浴佛泼水法会。“醍醐灌顶开智慧,浴佛泼水岁岁安”,使整个西山洋溢着一片吉祥的喜庆气氛。
一山之中,竟同时耸立着众多的著名寺庙和古刹,这也只能是西山才能开怀包容的。由此看来,西山的每一座古寺名庵,都是一座佛教的历史丰碑;西山的每一座佛教建筑,都见证着世道的沧桑。
“竖起眉峰存正气,放平心地即神仙。”(赵朴初)走在千年的古道上,看红墙金瓦,听袅袅禅音,心是如此淡定。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