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源矿工墓俗称“万人沟”、“万人坑”,全称为“日伪统治时期辽源死难矿工纪念陵园”。位于辽源市西北8公里,在辽源矿区西南,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
辽源矿工墓作为日本侵略东北,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奴役残害中国劳工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吉林省境内重要的涉日遗存之一。它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里,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血腥统治、残酷剥削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矿工所表现出来的顽强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
2005年11月,矿工墓以其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和警示教育意义,被中宣传部确立为第三批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源矿工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反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掠夺自然资源,残害中国人民的见证地,也是全国仅存几处保存完好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证之一。辽源矿工墓过去被称为“方家坟”、“万人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将魔爪伸进辽源煤矿,开始了长达14年严酷的殖民统治。日伪统治的西安煤矿下设四个采炭所,建立了14对坑口,辖42个大柜,推行“以人换煤”的“人肉开采”政策,野蛮开采掠夺辽源的煤炭资源,据日伪资料记载,从1931年占领西安煤矿至1945年日本投降,从西安掠走煤炭1548.96万吨,在获得亿元高额利润的同时,却留下了6个堆满中国矿工遗骨的万人坑,矿工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和集中的一处。
1963年9月,矿工墓开始挖掘整理对外展出。矿工墓原由辽源矿务局管理,2001年9月3日,整建制移交到辽源市文化局,现隶属于辽源市文广新局。
辽源矿工墓保护范围20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展示区和墓地遗址两大展示部分。
陈列展示区建有一座1055平方米“辽源矿工墓遗址陈列馆”,现在展出的基本陈列主题为《历史见证殖民劫难——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遗存及史实陈列》。展览结构共分成六个部分,其主体展示内容为四个部分。序幕部分《煤城西安》;第一单元《侵占矿山》;第二单元《矿工血泪》;第三单元《矿山风云》;第四单元《辽源光复》;尾声部分《公祭与警示》。陈列以特殊的文物语言,形像生动地展示了辽源矿工的悲惨境遇与苦难,真实地揭露了日本殖民统治的残酷与黑暗,见证了日本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罪行,从而使国人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中,提升对东北近现代史的了解与认知,自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建设自由民主富强之国家而奋斗。

墓地遗址占地近6万平方米,现有八处尸骨展馆,保存着反映不同时期及不同内涵的197具完整的死难矿工遗骨及20余具零散的矿工遗骨;在墓地西坡还有一处“炼人炉”遗址,虽经历半个多世纪,迄今为止仍可见一尺多厚的骨灰和焦土;周围山坡上分布着3000多座矿工坟。
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文物藏品230件,主要有日本侵略者遗留下来的矿山所用的生产设备、文化与生活设施,还有与矿工息息相关的生产及生活用品。珍贵藏品有:牛世清的工票、史志大钟、《西安矿业十年史》日文版、劳工证、在籍证明、矿山用日式大型绞车、日立制变压器、电动机等。
在矿工墓中心山岗上耸立着死难矿工纪念碑,馆区的一角建有一座由128块警示碑组成的碑林,作为一处人文景观,警示碑林突显了矿工墓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作用。为了方便参观者,馆区内还建有导览图,并配备有一支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为观众进行全程导向服务。
矿工墓从1963年挖掘整理对外展出,至今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及国外友好人士近600万人次。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