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城东,过文昌桥到剪子口,靠东侧堤坝旁有一块风水宝地,宝地上有座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寺——正觉寺。
正觉寺内千佛楼西面建有将军殿,殿内供奉着三尊蛤蟆将军,抚州人称“蛤蟆将军”或“蛤蟆菩萨”。如此尊崇蛤蟆(青蛙),除抚州之外别处所无,而且香火甚旺。抚州人为何如此尊崇“蛤蟆”呢,有个流传了千年的传说能告诉你其中究竟。
抚州这块风水宝地,在伏羲氏旧石器时代属于百越文化区域,百越民族源于古帝“傥女娲”,“傥女娲”又叫“女蛙”,女娲的传说有“女娲补天”、“女娲抟土造人”和“女娲生百子化作百越”等等。历史上将“伏羲氏”比作“太阳神”,将女娲比作“月亮神”、“药王”,道家还尊奉傥女娲为“西王母”。
随着时光的斗转星移,当历史的脚步迈进了距今约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百越民族有支队伍为解救民众百姓,避免战乱,寻求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来到了抚州这块地盘上。这支队伍的首领是个“呱呱叫”的将军,为何叫做“呱呱叫”呢,首先他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屡战屡胜,在众士兵及下属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其次他爱民如子,秋毫无犯,断案如神,处事公正,深受属地百姓的景仰与爱戴;三是他懂医药百草,能治军中士兵及属地百姓的疑难疾病,被人尊为“神药”;四是他其貌不扬,嘴阔颈短,身体前倾,两眼珠大似铜铃,怒目圆睁,说起话来如雷贯耳,声音呱呱叫又似青蛙。再说百越人本有崇拜“青蛙神”的习俗,慢慢地将军的真名大姓被人淡化遗忘,也就习惯地褒称将军为“呱呱叫的将军”或“蛤蟆将军”。在“蛤蟆将军”的带领下,所辖地盘越来越大,抚州一带战事渐息,百姓终于盼到了久违的安宁,这都是“蛤蟆将军”的功劳。
几十年后,“蛤蟆将军”耄耋之年,高寿谢世,人们含着眼泪,强忍悲痛,怀着依依不舍、生死别离的心情将“蛤蟆将军”安葬在紧靠抚河边、便于民众凭吊的地方,也是抚州的一块风水宝地,一块地形如犀牛、名叫犀牛山的一山洞内。人们缅其事迹,感其恩德,就在“蛤蟆将军”墓前搭一简易草亭为其挡雨遮风,香火供奉。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也记不起“蛤蟆将军”的模样,就在“蛤蟆将军”的墓前塑一威武雄壮的蛤蟆塑像,并香火供奉。
到了大唐开元玄宗时期,时称马大师的高僧马祖道一禅师,为了弘播禅法带着弟子来到抚州。面对满目青山五峰耸立,抚河如带晶莹剔透,人民安居乐业,百姓富庶安康的难得景象,马祖道一信步来到了犀牛山旁,见一处香火旺盛并供奉着蛤蟆的地方,虽觉奇特,却又感十分清静圣洁,加上连日的路途劳顿,时感疲倦,便打坐于此。
有次马祖道一禅坐时在似睡非睡的意境中,只见一白发髯须老人双手作揖、毕恭毕敬、非常虔诚地对大师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他人消受不起,我已在此守候多年,只等大师前来,若在此地弘法度人,必出人才,佛法永续,也将给当地百姓带来福气,为当地百姓所企盼。”大师禅坐起身,眼前只有“蛤蟆将军”在此守候,莫非是“蛤蟆将军”托梦,马祖道一顿有所悟。因缘如此殊胜,遂在犀牛山创建寺庙。禅师道德海内宗仰,僧俗前来参学络绎不绝,并帮助兴建。历经数年努力,恢弘壮观的庙宇建成,因是唐朝开元年间创建,故寺名开元寺,后至元代改为妙觉寺,清代赐名正觉寺至今。因抚州正觉寺为南宗八祖之尊马祖道一的开基立寺,之后僧人云集,信众无数。
一年,正觉寺开大戒,报名受戒僧人有一百多人,但最后却有一套衣钵无人领取,众人百思不得其解,马祖道一大师思来想去,心想莫非是“蛤蟆将军”前来受戒,只是不便现身未来领取衣钵。于是道一禅师特给“蛤蟆将军”受戒,并在寺内建立将军殿,供奉“蛤蟆将军”,护寺安僧,为抚州带来风调雨顺。后人就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前来寺庙敬拜“蛤蟆菩萨”,“蛤蟆菩萨”的尊称便由此而越传越开。
时至今日,人们供奉“蛤蟆菩萨”并赋予新的含义,除不忘自己是百越民族之后,保留百越文化——女蛙文化遗存外,抚州又有“赣抚粮仓”美称,尊崇蛤蟆的目的在于企盼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大丰收与蛤蟆的功劳是分不开的,因为蛤蟆是水稻等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克星,企盼粮食大丰收,企盼蛤蟆为百姓消灭害虫是历代抚州人的最大心愿。另外,蛤蟆又是正义的代表,还是招财进宝的象征,因此抚州人尊崇蛤蟆也就顺理成章了。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