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誉为“世界第一,中国少有”的峄城石榴园位于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石榴之乡”峄城,总面积达12万亩。有石榴树530余万株,48个产品。据《博物志》记载,石榴原产于伊朗及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汉时才传入中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峄城石榴园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园内不仅有千年古树、流泉瀑布、天然洞穴、还有许多名胜古迹点缀其间,为万亩榴园增添异彩。
这里有战国思想家荀子杏坛讲学之处,有明代大文学家贾三近著书立说的“石屋山泉”,有西汉一代名将“凿壁偷光”自学成材的匡衡和永乐帝朝鲜爱妃的墓地,还有抗金名将岳飞大败金兵的“养眼楼”等。这些名胜古迹吸引了中外游客,使人流连往返。
峄城万亩石榴园,位于峄城西十余里的群山之阳,东西长30里,南北宽4里的山坡上,面积达十万亩。园内榴树35万余株,43个品种,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榴园,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榴园”。榴花盛开季节,置身园中,榴山林海,繁花似锦。红如丹霞火一片,白如瑞雪云朵朵。苍劲奇崛的石榴树干,虬枝古朴,千姿百态,如卧虎盘龙。榴树深处,曲径通幽,深深山溪,声貌动人。金秋时分,硕果累累,确为一处使人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园内有青檀寺、一望亭、园中园、权妃墓、三近书院等景点。
青檀寺位于峄城万亩石榴园的东部,为古峄县八景之一,曰“青檀秋色”,由主殿、观檀亭、西配殿组成。主殿内塑有三世佛。西配殿内展有书画古玩,为玩味购物之绝好去处。观檀亭位于青檀寺东侧,伫立于此,可见檀根与崖石盘根错落。寺内有一古银杏树,岁逾千年,古意盎然。殿后有岳飞养眼楼,为民族英雄岳飞之疗养处。
一望亭位于石榴园的中部,由登高一望亭、茶室、展室组成。登高一望亭为石榴园的中心观景处,登此亭可观榴园主貌,茶室为休息品茶之去处。展室内常年有石榴树四季形态及挂果之况。
石榴园的精华之处是园中园,园中园是石榴园的发祥地,是榴园原始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园区。这里三面环山。古木浓荫,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据记载,汉丞相匡衡当年从皇家禁苑中引来榴种,首先在这里建立品种园,然后以此为基点历经数代不断栽培、发展,逐渐形成今天闻名遐迩的万亩园林。因为榴园依山傍水,榴树造型奇特古朴,且花木枝叶俱美,形成了四季皆宜观赏的景观,犹如打开了一幅风情画卷,向游客展示着天地造化与地域文化交汇的神秘魅力。石榴文化的精髓便是石榴盆景艺术,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美誉,峄城石榴盆景堪称盆景艺术的奇葩,屡获国内外大奖。
园中园内的大部分石榴树的树龄都在三百年左右,榴树密布,千姿百态,苍劲奇崛,错落有致,依山石溪流的地势而生,形成了曲折蜿蜒之势,是一处独特典雅的组合园林。园内有圣水泉、恩赐泉、滚锅泉,终年不涸,潺潺流泉,汇成青龙溪。传说中的石榴仙子偷撒石榴籽于山川,赐福人间,她是榴园的守护神,如今在龙池的北面塑有美仑美奂的石榴仙子的雕像。另外,园中园内还有茶社、会议室和别墅区等,是休闲度假和举办中小型会议的理想去处。 园中园以西两华里的两壁巨石之间,有一处石屋山泉,根据明代大文学家贾三近留下的文献资料,在泉边建起了“三近书院”,再现了贾三近当年舞文弄墨、著书立说的场景,是飘着书香的圣地。三近书院位于石屋山泉东侧。石屋山是明代大文学家著书立说的地方,于1992年兴建,分东西两院,院内有育英轩、永怡堂、听瀑斋等,展示了贾三近的生活、休息、著书立说的环境场面,正堂塑有贾三近坐像,院内立有名书法家的碑文,并藏有贾三近的部分诗文和字画。同时,新增了假山、竹佛、清池等景观。
(摄影:好大一棵树GJS)
榴园南部匡衡祠内,西汉著名经学家、“一代名相”匡衡凿壁偷光、发奋读书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勤学奋进。
今日的万亩榴园历经沧桑,更是显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许多有关石榴园的传说,在鲁南地区颇为流传。
很久以前,这里曾是牛郎和织女在一起生活的地方,男耕女织,生活的十分美满。织女有个妹妹叫檀香,十分羡慕人间的生活,经常偷偷下界,帮助织女纺纱织布。这一年天上的蟠桃熟了,王母娘娘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邀请各路神仙参加。正巧,齐天大圣孙悟空、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也被请赴宴。席间大家正吃的津津有味,孙悟空把嘴一抹起来说:“各路神仙,这蟠桃虽然好吃,但吃多了总觉得乏味。俺老孙这里有从西天带来的仙果,诸位不妨尝尝如何。”大圣说完,便从身后拎出一个布兜,只听咕咚一阵响,一些碗口大小的、圆滚滚的东西,滚了一桌子。众神仙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小哪咤脚踏风火轮,分开众神仙挤到桌前,抓起一个用手掰开,只见里面露出红通通、水灵灵的粉,像宝石,似珍珠,晶莹透明,别有一番风味,不由连声叫好。孙悟空哈哈大笑说:“此乃波斯石榴也。”王母娘娘大喜,唤来檀香将石榴种收藏好,准备日后种在蟠桃园内。并令天兵天将抬来数坛太白金星酿造的桂花陈酒助兴。哪知此酒酿造多年,性烈无比,不多时众神仙便大醉,伏案酣睡起来。
(摄影:好大一棵树GJS)
檀香一看十分高兴,便趁此机会偷了些石榴种子给织女送去。哪知王母娘娘并没有完全醉倒,迷迷糊糊很快就醒来,发现檀香和石榴种子都不见了,不由大吃一惊。赶问值班的星宿,才得知是檀香偷了石榴种子已经离开南天门多时。娘娘大怒,传雷公电母,务将檀香捉拿归案,严加处置。
离开天界的檀香看见后面有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得知自己已闯了大祸,必会受处罚,于是一狠心便将手里的石榴种撒向了附近的山坡上,而自己却被雷公电母作法杀死。檀香化作青山坐落人间,撒下的种子,长出了石榴树,形成了现在举世闻名的万亩石榴园。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