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屯堡人议亲提婚早,男子在10-15岁就要讲媳妇了。首先是提亲,双方同意后就问八字,叫做“发口八字”,八字合不相冲后经女方同意就起红庚。男子择日挑提篮,一段时间后又挑一次,礼物比上次多,规模大,叫大提篮。这样就等日子了。在此期间,每年六月间要接姑娘来男方家做客,姑娘回家时要送钱。正月初二男方要到女方家拜年,买礼品去,去后对女方的兄弟妹子,堂的亲的都要发“压岁钱”。等双方认为年龄到了,男方家就择日将喜期及财礼请媒送到女家,叫“报日子”,女家知晓就准备嫁妆按日子进行。
到日子,男家用轿子(现在用车)由押礼先生、媒人、接亲队伍组成一支迎亲对伍一起到女家,女家当夜按时上头。第二天卯时上轿迎至男家,由司礼先生设祭桌,主持下轿,拜堂一切仪式。此间要说四言八句祝贺,当日大宴宾客,晚上闹新房。三天不论大小,什么人都可以,越热闹越好。第三天晚上吃“团圆饭”,新媳妇改口叫男方的父母为“爹、娘”,但要开口钱。四日后回门或走破路,过几天后娘派人接女儿回家做客。几天后,男方家人又去接回来,算完成了大礼。等生子后,请人到女家报喜,去的人抱公鸡去就是生儿子,报母鸡去就是生女儿。女家准备做大客贺喜,一生结婚大事就此算完成。
屯堡人丧葬遵循古制。老人们临终时,移至堂屋坐于椅上,双脚踩碗。断气后剃发沐浴(用艾水)穿装老衣、装老鞋,鞋上用青线捆脚,按岁数决定线的根数,入棺后再解开。请道士开路,此时,整个家族、街坊、邻居都来帮忙,称“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这是我村的特点。由女儿在灵前烧三斤六两“倒头纸”。用门板停尸在堂屋中,要封神堂,诸神回避。门口交贴白纸条,做望山钱,设灵牌、灵堂,灵位前摆米一升备插香蜡用。
入殓后,在棺木下点七星常明灯(用菜油)。向亲友报丧,晚上道士先生伴灵念经。有钱的人家还要开堂点主,可以在堂屋大门顶上贴“当大事”。现在这三个字不点主也贴。
治丧期间,每到晚上,要守灵守丧。还要设孝堂唱孝歌,通宵达旦。出殡由道士先生定日子,前一夜要点“药师灯”,绕棺等。女儿还要买猪羊下祭、写祭文,孝子要发孝衣,叫做“猪羊下祭,孝衣拖地”。出殡后有专人撒“买路钱”,妇女哭着送丧,男子抬棺。过桥时,孝子要跪在地上背棺,安葬好后,孝子要“背土掩棺”,买地。三天后到坟上添土,称复山。百日后除麻,称满百日。二年半后除孝,称除服了孝。一切程序办的严肃认真,既告慰死者在天之灵,也求得生者心里安宁。
屯堡人讲究禁忌,迷信阴阳、迷腊(巫婆)。
立房建屋讲究风水走向,建房时柱头落脚宜单不宜双,台阶数正房亦如此。地基要步步高,忌“牛吃水”步步低。正房要高于左右厢房,不能“客欺主”。左厢房高于右厢房,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能低于右厢房,不让“白虎抬头望”。厢房宜在正房前,不能居于后,俗称鬼推磨。天井应为正方形(一棵印)或横长方形(马槽形),忌作长方形(棺材形);朝门与堂屋门忌正对(一条枪);外壁山墙不能开门,特别是右边(白虎张口);大门不宜接近邻居屋顶(人字煞),屋前街道及田埂不能直对朝门(射箭)或交叉于朝门前(人字煞)等。
日常生活中讲究回避一切不吉利的话,做生意的忌“泡汤”;赶场日忌来人隔门坎说话,早晨忌说鬼、兔、蛇等。
相信迷信、鬼怪。推算小儿生辰八字有关煞,就要拜保爷或领到桥梁、土地庙吃饭。如犯“将军箭”的要在十字路口立指路牌。
小孩晚上喜哭闹,就用“夜哭方”张贴在街道、十字路口,上面写道:“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谁到大天光”或“天黄地绿,小儿夜哭,君子念过,睡到日出”等。
禁忌,作为心理潜意识,在各民族中都存在。从它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会逐渐消亡。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