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中心亭里供奉着一位女菩萨。这尊佛像是由一整棵白果树精雕细刻而成的,栩栩如生,华美绝伦。她四面有脸有身,好像四个长得一模一样的连体姐妹。更奇特的是,从她四面肩膀上斜逸出无数双玉臂,每只手心里都长着一只慧眼,熠熠生辉。据传,这尊千手千眼佛是古代一位公主的化身。
从前,中原地区有个国王,拔剑平四海,横戈敌万夫,威名远震,国泰民安。他膝下无儿,只有三个聪明伶俐、如花似玉的女儿。王后不幸早年去世,国王生怕女儿受委屈,发誓不再续弦,把女儿看做掌上明珠。三位公主长大以后,对父王体贴入微,非常孝顺。姐妹之间也互相关心,亲密无间。大公主蛾眉带秀,凤眼含春,招了个风流潇洒的状元当驸马;二公主玲珑剔透,善解人意,嫁给了个年轻英俊的将领。她俩都想让父王在百年之后把王位传给自已的丈夫,便整天围着国王的屁股转,曲意奉承,邀功争宠。她俩心灵手巧,嘴甜似蜜,父王喜欢吃啥端啥,喜欢听啥说啥。老头子被哄得晕头转向,便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两女婿,自已深居简出,安享天伦之乐。
三公主却和两姐姐不同,识大体,顾大局。她不施铅华,布衣素裙,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乐善好施,深受百姓的爱戴。她还不断规劝父王勤政爱民,兴利除弊,使百姓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国王听惯了歌功颂德,对三女儿的话觉得很刺耳,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两位驸马掌握了文武大权,虽然不敢胡作非为,但他俩不善于治理国家,引起朝野不满,怨声载道。三公主不避嫌疑,恳切地向父王禀告:“大姐夫不是治世济民的能臣,二姐圾不是安邦定国的良将,请父王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收回大权,任用贤明。”国王听了面色不悦,默默无言。这件事很快让大公主、二公主知道了,对三公主恨之入骨。两人一唱一和,经常在父王面前说妹妹的坏话。大公主说:“三妹不习女红,不守妇道,将来怎么嫁人呢?”国王觉得此话有理,立即把小女儿叫来训斥一顿,不准她再到平民中间,更不准她再议论政事。三公主含泪央求道:“民心所向,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女儿常和父老乡亲们在一起,就能知道他们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及时把他们的心事和愿望禀报父王,使父王心明眼亮,酌情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呀!”
大公主嘴一撇:“父王无比英明,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京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哪里有什么苦啊、难啊、痛啊、痒啊!你这不是诚心往我天朝脸上抹黑吗?”二公主一扭腰说:“妹妹小恩小惠,收买民心,该不是想当女王吧?”三公主不知她俩居心不良,反而亲切地上前拉住她俩的手说:“两位姐姐深居皇宫,衣着锦绣,美味佳肴,怎么能体察到平民百姓生活的疾苦和艰难啊,小妹恨不得分身有术,长出千手千眼,去帮助父老乡亲脱离苦难,为国家解除陷患,替父王分忧啊!”大公主、二公主登时变了脸色:“就你能,我们都愚蠢,难道你把父王也不放在眼里了?”国王在她俩的撺掇下,勃然大怒,不由分说,便把小女儿打入冷宫,让她闭门思过。三公主被幽禁在冷宫以后,既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丝毫怨言。她吃斋念佛,消除尘念,日夜祈祷上天保佑父王身体康健,国家繁荣昌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久,国王忽然得了急病,卧床不起,虽经御医精心诊治,仍然不见一点效果。他的病情沉重,气息奄奄,为此朝野震动,举国不安。邻国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有机可乘,征调大军进犯中原。敌军势如破竹,兵临城下。京城人心浮动,一片混乱。大驸马平日下笔洋洋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有也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两个草包在金殿里只会搓手跺脚,唉声叹气,大公主、二公主更是六神无主,围着父王病榻相对哭泣。
平民百姓早就对三公主的不幸遭遇愤愤不平,但敢怒而不敢言。在这群龙无首、国难当头的严峻时刻,他们包围了皇宫,要求三公主主持大局,带领军民保家卫国。大公主、二公主万般无奈,只得从冷宫中请出妹妹拿主意。三公主望着骨瘦如柴、命在旦夕的父王,肝肠潸然而下。她先命人张贴皇榜悬赏重金,广求良医。然后,虔诚地洗手沐身,摆好香案和供品,长跪不起,恳求佛祖保估父王渡过这场劫难。三公主的一片孝心感动了佛祖,便化为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郎中降临人间,揭了皇榜。他被带到宫中国王病榻前,望闻问切一番之后,心里不由一沉,脸上布满阴云,道:“大王病入膏肓,难以医治,请公主料理后事吧。”大公主、二公主十分惊慌,什么体面也不顾了,公然和驸马商议赶快弃城逃命。三公主大义凛然,表示决不离开皇宫,要守在父王身边,和全城百姓共存亡。她跪在老郎中面前,俯首于地,恳求道:“我父王一身系天下安危,请神医一定设法搭救他啊!”老郎中沉吟良久:“倒有一仙家秘方,可能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三公主一听有救,迫不及待地说:“那就请神医马上开方配药吧!”老郎中眉头紧皱,面有难色“但有一事难办……”大公主挺身而出,神色紧毅:“只要能救父王,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二公主不甘落后,慷慨陈词:“只要能使父王长寿,我粉身碎骨,纵死无怨!”惟有三公主默默无言,情真意切地凝视着郎中。“此事说难,说易也易,就看你们是真心假心了。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