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文教部,位于新京至圣大路502号(今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与同志街交汇处西南角,自由大路10号)。1938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南朝北,为凹形二层楼,占地10000多平方米,无其它附属建筑。伪满文教部,现为东北师大附属小学楼。
伪满洲国成立时,先在行政部内设文教司。1932年7月15日,以文教司为基础成立文教部。办公地址先在原吉林陆军医院(今西四马路),后迁到国都建设局(今人民广场市委旧址)。伪满文教部方针:仿照日寇的天皇制教育,伪满是以伪皇帝制教育。聘请日本神学专家小野正康为教学司长。设立文教审议会,审议文教方针,以取人民的信用。并以国本奠定诏书“我国建立、以逮今兹、皆赖天照大神之神庥,天皇陛下之保佑,……培国本于惟神之道,振国纲于忠孝之教。”为根本的惟神之道为文教方针。
伪满司法部旧址,位于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828号),于1936年竣工。建筑面积16378平方米。建筑正中建有塔楼,塔楼为三层,塔楼底层为拱型窗,二、三层为条窗,塔顶、屋顶及檐部均以宝蓝色玻璃瓦装饰,是伪满官厅建筑中最具日本风格的建筑。
1932年伪满洲国司法部成立初期,与监察部都在西三道街的旧华俄道胜银行(今民康路蓓蕾宫附近)楼内办公,同年迁至五马路旧被服厂处,大同广场第二厅舍(今市公安局)建成后,又与外交部合用办公,1936年迁至顺天大街新址。
1945年东北光复后,伪满司法部大楼被国民党军队占用。1948年长春解放后,被解放军的军医大学(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接收,并作为校部楼。现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校部使用,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伪满交通部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7号,当年它管理东北境内的公路、内河航运及邮政。该建筑始建于1937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楼为四层,两翼为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297平方米。在坡屋顶边缘雕有花纹,四条突出墙面的装饰柱。整个建筑用浅褐色寸条瓷砖贴面,用深红色琉璃瓦铺顶。1948年长春解放后,由解放军军医大学(今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接管使用。 1994年设为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伪满经济部位于今长春市人民大街(人民广场),原址为伪新京市大同大街(大同广场)。 伪满长春落入日本人手中,并以此为基础于1932年3月设立伪满财政部,1937年改称伪满经济部,现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
伪满兴农部,位于新京至圣大路602号(今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与牡丹街交汇处东南角,自由大路8号)。1937年建成,为伪满政府建设的第十一厅舍。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南朝北,为硬山顶两层建筑,建筑面积9871平方米,平面呈“弓”字形。现为东北师大附属中学。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为急于在东北建立以工矿业为中心的军事工业体系和最大限度地掠夺东北的农产品,开始实施《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为了推行《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将伪满实业部改为伪满产业部。伪满产业部负责掌理有关开发农业、林业、畜产、水产、矿业、工业、农垦移民及其他的资源利用等事项。
伪满综合法衙建在当时的至圣大路(今自由大路)西端,顺天大街(即今日的新民大街)南端,是伪政权办公建筑的最南一座。于1932年开始,历时四年,1936年竣工。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采用圆角曲线对称布局,呈现弓箭的弓形,正中塔式楼顶,设计独特。
综合法衙内驻有伪满洲国最高检察厅、最高法院,伪满新京特别市高等检察厅、最高法院。综合法衙是伪满洲国最高司法机构,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殖民政权统治、镇压东北人民的主要工具之一。楼内设有刑讯室设有多种刑具,地下室专门用来关押抗日爱国志士,爱国志士被惨杀后,用绞人机绞成肉泥冲入南湖,毁灭证据。
伪满期间,日伪先后发布《治安警察法》、《治安维持法》,以及后来发布的《时局特别刑法》,对所谓可能“变革国体”、“从事可能有损建国神庙及帝室尊严事情”的团体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予以惩罚,尺度拓展到处死。1944年6月,濒临灭亡的日伪统治者又构织“反帝室罪”、“内乱罪”、“被判罪”、“危害国家罪”各种罪名,并授予军警特权,可以思想犯、国事犯、经济犯、嫌疑犯等,任意抓捕无辜民众,残酷镇压人民反抗。甚至发现中国人吃大米,就立刻定为经济犯抓入监牢。
1948长春解放后,伪满“综合法衙”这座外形独特的建筑物,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经修缮改造后,由长春空军四六一医院使用至今,1984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