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定(1130~1198) 字泰之。出生于福清一都村。据黄氏家谱记载和传说,黄定祖籍河南固始,随康王南渡,辗转定居于闽清六都(现闽清县坂东镇)。黄定曾祖父生6男,第四子迁永福龙仕乡(今福清一都乡一都村)定居下来。
黄定小时候家境贫寒,读书勤奋,且工于诗词。在家时也从事田间劳作。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殿试第一,经孝宗皇帝钦定为状元及第,官拜国子监祭酒。
当时,金兵南侵,烽火四起,黄定提出内修朝政、外抗金兵、保境安民的正确措施,得到孝宗皇帝的赏识,任广东潮州知州后,革除弊政,抑制豪强,为百姓解除困境,很有政绩。后升任广东提举,直至逝世。
黄定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深受潮州百姓的赞颂。离任时,百姓给他送万民伞,今祀于潮州贤守祠。
黄定状元及第后,回乡兴建状元府,手书布帛联一对,上书“青山御史第,乔木状元家”。大厅上镶挂“状元及第”匾额。惜乎这些均毁于1966年。状元府几经兵灾匪患,现仅存八字墙、铺地方角石砖和莲花池遗址。
黄定很有文才,在政务之余也赋词作曲,现有《凤城词》一卷传世。
黄定(1133—1186?),字泰之,号龙屿,出生于福清一都村。为永福县(永泰县)一都龙屿村(1958年划归福清县)人。系南宋初年四劾秦桧而名震当世的殿中侍御史黄龟年的再侄孙(即堂侄孙)。黄定是我福清历史上惟一的文状元,擅诗词,有文才。
黄定少年时十分勤学,苦学经史。28岁获得补大学生资格,升入国子监求学。乾道七年(1171年),他从大学考取“预荐”资格。乾道八年会试时,他在皇帝面试策问中,针对金兵压境、南宋偏安江南的危局,大胆建议皇上振作精神,改正过失,纠正“自喜”、“自是”等骄傲毛病,虚心倾听重臣意见。因其言词甚为恳切直爽,深受孝宗皇帝赞赏,被擢为第一名进士(即状元及第)。
黄定状元及第后,相传被招为驸马,但没有史料依据。因为历史上600多名状元被招为驸马者仅唐宣宗时的郑颢一人。孝宗淳熙三年(1176 年),黄定被擢为秘书省校书郎,后升工部员外郎。淳熙十年(1183年)后,黄定任温州、潮州知府。在潮州任上,他关心民间疾苦,尽力铲除弊政、复苏民田,还拨官田为学田,以赡养寒士贫儒,深受潮州人民爱戴。
据记载:“黄定为潮州守,潮南有象为害。定过其地,庵以无象名额,点画中不着人字,由是象远徙,民赖以安。”黄定离任时,百姓给他送“万民伞”,并为他建造了“贤守祠”。此后,黄定从直显谟阁任广东提举,主管广东路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不久,升为国子监祭酒。黄定卒后归葬一都下倪山,墓穴尚在,但破败不堪。
黄定与永泰同邑的萧国梁(乾道二年丙戌科状元)、郑侨(乾道五年己丑科状元)连续三科蝉联状元,闻名天下。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乡人为纪念这三位蝉联状元,在永泰县城关对面的溪山上建造“联奎塔”及“三元祠”,并作诗曰:“相去未逾一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古迹至今犹存。
黄定幼年好学,擅长诗词,很有文才,在政务之余也赋词作曲,著有《凤城词》1卷、《文集》2卷,可惜已佚。以前史料均载,黄定文字仅存《龙屿协济庙记》。近年经过考证,黄定尚有几首诗作流传于世。《全宋词》亦有其《鹧鸪天》词:“闲世文章万选钱,明时平步八花砖。大开紫府瑶池宴,正是橙黄橘绿天。金烛里,玉堂前,翰林原是武夷仙。雍容草罢明堂诏,留取天香馥寿筵。”
另据考证,宋魏齐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103、卷104中收有黄定的6首诗,分别是《参政谢公挽词二首》。(其一):“落落明良会,千龄际遇难。鸡香初坐帐,獬豸即峨冠。自抗囊封疏,长开黻座颜。西枢东府事,施设未全殚。”(其二):“一自参机政,居然重本兵。尤优文与武,谥重敏兼荣。行矣跻三府,天乎梦两楹。鄱阳当日谶,端的付唐生。”《舍人崔公挽词二首》。(其一):“昭代培英俊,皇天独不仁。儒林埋安童,翰苑失赅俄。青史空遗字,黄麻半掩尘。唯余忠革语,分付义方人。”(其二):“昔会钱同合,钦闻玉润姿。公时尚余服,我亦去持麾。再起风斯下,重来雾怯披。方留问奇率,技泪赋哀调。”《又偏郎李公挽词二谢》。(其一):“昭代论人物,如公实罕持。行藏一无愧,才业两俱优。矜式新韦布,封章动冕流。持荷管笔地,犹想旧风流。”(其二):“吏绩今天匹,邦人合去思。筑堤防水患,振座粒民饥。历历新安戒,洋洋近古诗。经给曾未究,空有典刑遗。”
据《黄氏家谱》记载和传说,黄定祖籍河南固始,随康王南渡,后辗转定居于闽清六都(现闽清县坂东镇)。黄定曾祖父生6男,第四子迁永福龙仕乡(今福清一都乡一都村)定居下来。繁衍后代。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