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婚礼沐浴,以新娘“洗和气脸”最有特色。土家族的新娘进入洞房后,便有引亲婆一人主持“洗和气脸”仪式。引亲婆端来一盆水,召集男家全体人员和新娘用同一盆水洗脸,寄予今后全家同船过渡、和睦相处之意。
苗族也有此俗,新娘嫁到男家时,男方的长辈端来一盆清水,里面放着银手镯一只,新娘和夫家男女老少共用这盆清水洗脸。此俗源于一个传说,据说过去有一个叫牙娘的女人,经常搬弄是非,喜欢与出嫁的姑娘假装亲热,使其染上与夫家吵闹打架的恶习。于是老祖宗脱下银手镯放在水盆中,让新娘和夫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以此化解。
为死者净身。人死了,在入棺之前 ,由主持丧事的长者托人或由死者生前指定的人为死者净身。先是请水,由长者鸣锣开道,引孝子到附近的井里取水。孝子听锣声跪拜,死者享年多少,就得响锣多少。取水后,放檀香烧水,然后净身。净身时,用布沾水洗死者的五心(顶命心、太阳心、心口窝、脚板心、手心),洗过的布晾干后,待出殡前烧掉。这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洗浴,虽然简单,却意味深长:表示干干净净来到世上,又干干净净离开人间,到了另一个地方,不沾染一点污秽,就是投胎转世,也是洁净的。
端午洗浴。进入端午,天气开始燥热,人易生病,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也会传播疾病,所以人们视之为毒日、恶日。受汉民族的文化影响,张家界地区的各民族时兴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荊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张家界人原来也采兰,后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同时在屋前挂艾蒿,以消除邪恶。
春节前的洗浴。春节之前,有腊月“二十八洗邋遢”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除了要在屋前屋后屋里打扫环境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外,还得洗澡。老老少少都得洗浴,换上洁净的衣裳,以便于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到来。有的地方,洗浴则定在除夕这一天进行。这一习俗寄托着张家界人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天热的时候,男人常于溪河、水塘洗浴,一天一次或多次。劳动之余,他们在水中洗去污泥尘垢,洗去汗水,减轻燥热,换来清爽。日暮时分,从家中用个网蔸将换洗衣物带上,到就近的水边洗浴。兴致好的时候,钻几个眯功(潜水),来个狗刨水、爬泳、仰泳,或者自由泳。
女人,尤其是少女,常结伴于溪河洗浴、嬉戏。她们先瞅瞅河滩四周是否有男人们活动,确定无大碍,就脱去衣裳,小心地走入水中,让清澈的流动的水尽情地亲近她们的身子。她们会用香皂或浴液涂抹,仔细地揉搓。
天冷的时候, 洗浴的次数自然明显地减少。特别是冬腊月间,没有多少农活,人们多做一些闲杂而轻松的事情,不出汗,身上也就爽净,每天图省事,只是洗把手脸和脚。隔上三到五日洗一个澡。女人当然得洗抹一下身体,俗话叫“抹澡”,须每天照常。
家中洗澡,多在木盆中倒上热水洗。脚盆有大小之分:大脚盆是男人用的,小脚盆是女人用的。毛巾也有讲究,洗手脸的可以共用,而洗澡的则男女分开。天寒地冻时,为了防洗澡时身子受冷,常于澡盆旁放上一壶开水,边洗边添,以保持水温。或于火坑旁洗澡,烧一堆大火,让屋子暖烘烘的。
家中平素没人来时,先洗老人小孩。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劳动的男人或女人,一身的臭汗和肮脏,或者特别的劳累,自然得让他们先来。有客人到来,先让客人洗,这是一种待客的礼数。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