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醴陵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和孕育下,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淳厚的、独具特色的民俗习惯以及勤劳朴实的民风。
醴陵地方民俗繁多、庞杂且涉及面广,大多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联系。
婚嫁习俗:
婚姻嫁娶,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自古以来倍受重视、讲究,既是一桩值得庆贺的喜事,又是非常注重礼仪的过程,表现的形式和手段非常隐喻,简单而深刻,鲁拙而不俗,风趣而文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现象。
醴陵的婚嫁习俗以赣西习俗为主,夹杂着闽、浙、粤和中原一些习俗构成,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成十八个步骤,次第进行,但在实际生活中又不拘泥于此。
整个婚嫁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相识(看亲)、定情(订婚)、完婚(结婚)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是男女通过媒人介绍或自己认识,相互了解,地方统称为看亲。
说媒:(媒婆故事)
看妹唧、查地方、换庚帖
第二阶段是男女进一步接触,达到谈婚论嫁的地步,相互交换信物,地方成为订婚。
编红单(讲彩礼):(彩礼、根苗钱、见面礼、陪娘礼、盈厨礼)第三阶段就是将女方接回家、定亲,完成回来,地方称为结婚。
报日子、送三牲、送菜和抬嫁妆、接亲(迎亲、过门)、拜堂、敬茶、陪高亲、闹洞房、回门、(做新客)、送满月:
当前我们的婚嫁仪式趋向于恶俗(婚礼上在司仪的唆使下,亲朋好友会拉着新郎父亲背儿媳妇示众,玩的热闹的还会给新郎父亲胸前挂上“扒灰佬”字样的牌子,头上扣上顶当年斗地主时的批斗尖帽。更有闹事者会找来锣鼓,让新郎父亲敲着游街。众人跟随旁观喝彩)。这简直是俗不可滥、一种对文化的糟粕,我们应继承优秀的传统婚嫁习俗,如:拜高堂就是有孝心,夫妻对拜就表示夫妻恩爱等。我们要把敬畏天地和父母等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融入新时代的婚嫁习俗之中。明清时代,醴陵人闹新房就比较文雅 “是夜,众宾集房中,歌诗赞烛,曰闹房”。
醴陵习俗“事死如生”,又说“亡者为大”,对不幸故去的亲戚朋友总带着一种格外的敬重与宽容,这丧葬风俗也就发展得完整而且独特。整个丧葬活动沉重而又不失热闹,甚至地方把丧事当作喜事来办,叫做“白喜事”。农村群众大多采取土葬形式,城区居民逐渐接受火葬的形式,即便火化之后,大抵也还要将骨灰按照相当的仪式土葬。具体的丧葬仪式在东南四乡略有不同,但整个丧葬活动大致可以分为送终-请水-封殡-祭奠-安葬。(奔丧、入殓、守灵、安葬等四个阶段。)在表达对逝去长者的仪式上,人们用一种虔诚的心态,采取虚无的方式,寄托对老人的哀思,即时真的有些迷信,也是不要责怪太多的,情感是真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丧葬习俗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报喜-抓物(孩子满周岁时,桌上置一竹匾,内放糕点、书、笔、印章、算盘、铜钱、化妆品、玩具等,让孩子任意抓取,以此预卜他长大后的爱好和前程、命运。俗称“周岁定百岁”。如果抓的是书、笔,就预示将来有志读书,是位文人学者;如果抓印章,就预示将来要做官,如果抓铜钱、算盘,就预示今后是从商赚钱;如果抓糕点、玩具、化妆品,就预示孩子将来是花花公子,游手好闲。)-寿诞。
择地基-做钉盖-过火(择好“吉日”,一般在黎明时分,将老屋老灶中的火种移到新屋新灶中来,俗说“接火种”。出门时鸣鞭炮,老邻居也来放鞭炮,俗称“送火”。到了新宅,自己放鞭炮 ,新邻居也来放鞭炮,俗称“接火”。一炉火种从旧居延续过来,烧得兴旺发达,这一家子才算是在新居中安顿下来。)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