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四大门?胡门(狐狸)、黄门(黄鼠狼)、白门(刺猬)、柳门(又称常门,即长虫、蛇),是民间俗称的“四大门”,有时候再加上灰门(鼠),合称“五大家”或“五大仙(儿)”。新中国成立前,四大门或五大家信仰盛行于我国华北、东北等广大地域,至今仍拥有众多的信奉者。
与民间一般信仰的神明不同,四大门是一种动物崇拜。但是,四大门的信仰者,不是对任何一只狐狸、黄鼠狼、刺猬、蛇都顶礼膜拜,而只是崇拜那些通了灵性的四大门成员。例如,一般的狐狸、黄鼠狼见人就跑,而有些狐狸、黄鼠狼见了人却一点也不害怕,还大摇大摆地迎面走过来,这往往就是神圣的特征。再如,有些四大门成员的外表特征或行为举止比较奇特,如一些狐狸、刺猬的腹部有白毛,甚至天然形成特殊的图案、文字;一些蛇静止时总爱盘成一团,将头昂起,如同“打坐”。
这些神圣的四大门成员,或者说“仙儿”,与一般的民间神明有很大区别。四大门成员身上多少带有一点“邪气”,甚至是“淘气”。例如黄门的黄鼠狼,人称“黄淘气”,类似于英国巫术传统的“捣蛋鬼”,最爱捉弄人。四大门的信仰者认为,若被“黄淘气”撞上(附体),人就会手舞足蹈,连唱带跳,非被弄得筋疲力尽不可。
但四大门成员除了调皮捣蛋、搞恶作剧以外,也被信奉者认为会带来好运,甚至被视为财神。在四大门中,胡门一般被认为法力最强。胡门的狐狸醉酒后显出原形,此时最容易遭人陷害。但若有人在危难时帮助了它,它也最知道报恩,会给人带来好运。笔者在山东走访时就亲耳听当事人说起过这样一个例子,山东农村不少地方有蔬菜基地,向日、韩等国出口有机蔬菜。冬天,蔬菜大棚需要日照,但夜晚需要盖好,若过了午夜还未盖好大棚,蔬菜会冻死绝收。有户长期供奉一位狐仙的菜农,一天夜晚因劳作太辛苦,忘记盖大棚就睡觉了,刚睡着就梦见狐仙来责骂他们家怎么这么粗心,忘记盖大棚。做梦的人一下子惊醒,正好赶在夜里12点前盖上大棚,避免了重大损失。这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也说明狐仙在我国一些地方仍有不少信仰者,其灵异故事仍然不断涌现。
新中国成立前,四大门的信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坛仙”,一种是“家仙”。坛仙是香头(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巫婆神汉)在家中或者某个神庙中立一个香坛,香头自称是四大门中某一位或几位,如黄二爷、狐三爷等临坛上身,在香头身上附体,可以给人治病、问事。家仙,又称“保家仙”,即某一只狐狸、黄鼠狼甚至是兔子(老白先生)是某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保家仙”,这位“保家仙”得到某个家庭的长期供奉,甚至是某个家族的时代供奉,因此只保佑这个家庭或这个家族,具有很大的排他性。新中国成立后,坛仙这种形式的四大门信仰大量减少,但保家仙在我国东北地区仍有遗存。
按照我国儒家伦理传统,祠堂祭祀,应该以祖先为崇拜对象,敬天法祖是我国儒教的信仰传统。但在东北等地,一些家族祠堂祭祀的对象不是祖先,而是一只狐狸或一只黄鼠狼。当然,这些家族会有一个传统故事加以说明,如祖先移民此地,得到一只狐狸或黄鼠狼等动物的保佑,若没有它的帮助,祖先早就死了,因此它比祖先更重要,要世世代代感念它的恩情。由此,一个家族的维系不是靠儒家传统的共同祭祀一位祖先,而是靠共同祭祀一只狐狸,或是一只黄鼠狼。这对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
四大门、五大家信仰,曾经对我国华北、东北广大地区的草根阶级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绵延不绝。我们在宗教学研究中,既要看到“阳春白雪”,也应该关注这些“下里巴人”,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信仰文化的丰富性。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