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作市武陟县小董村是董永故里,所以在焦作地区到处流传着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话故事,都说焦作月饼与董永和七仙女密切相关。
传说七仙女被天兵天将抓回天宫后,给董永留下了一个儿子琢儿 。董永带着琢儿又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活了下来。转眼琢儿已经长到五六岁了,琢儿看到其他孩子都有娘时便问董永:“爹,人家孩子都有娘,我咋没有?我娘呢?” 董永面对儿子的问话无言以答,只好暗自垂泪。
后来琢儿从街坊邻居的议论中,知道了自己爹娘的一些传说。于是他就来到那棵老槐树下,哭着对老槐树说:“槐树神,当初是你做媒,我爹我娘才结成夫妻,才有了我。而如今我却只有爹没有娘,没娘的孩子苦呀!槐树神,求你帮帮忙,让我见见亲娘吧!”
琢儿天天来到老槐树下哭诉,时间长了,终于感动了老槐树。一天老槐树对他说:“孩子,你想见你娘并不难,只要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月亮最圆时 ,你对着月亮哭诉,就能见到你娘了。”
琢儿按照老槐树的话,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都会站在月光下,仰望着一轮明月,边哭边说:“月亮仙子,求求你,让我见见我娘吧,月圆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没有娘,我们全家无法团圆呀。”
嫦娥也被琢儿的真心感动了。她想,自己当年吃了仙丹飞上了月宫,天地相隔,与家人无法团圆,只能独守着广寒宫,默默地思念亲人。她理解一个人失去亲人的痛苦,于是她决定帮助琢儿。
嫦娥悄悄地找到了七仙女,转告了琢儿的那番话。七仙女的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自从她回到天宫后,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儿子,牵挂着董永。他多么想看一眼自己的儿子呀!
嫦娥和七仙女商量,每年八月十五晚上,趁着天庭忙着过中秋佳节,天兵天将防守松懈时,让吴刚下凡把琢儿背来广寒宫与七仙女相见。从此,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琢儿在吴刚的帮助下,都能到广寒宫中与日夜思念的母亲相见。母子见面,自然十分亲热,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流不完的相思泪。众姐妹也悄悄飞到广寒宫,来见自己的小外甥,并给琢儿带来了各种仙果。嫦娥拿出了自己珍存的桂花蜜,让琢儿品尝。七仙女在桂花蜜里拌了些核桃仁、葡萄干、花生米、红枣泥等做成馅儿,又照月亮的样子做成圆圆的甜饼,让琢儿带回人间。
不料,他们只见了几次面,就让玉帝知道了。玉帝一怒之下,下旨让吴刚在月宫里砍伐桂花树,永远不能停,一步也不能离开。这样一来,吴刚就不能下界背琢儿了,母子俩又天地相隔,伤心落泪,思念无绝期。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董永就会按照七仙女的做法也做些圆甜饼。父子俩站在皎洁的月光下,手捧甜饼,仰望月亮,呼唤着七仙女,盼望着她下界来与家人团圆。周围的乡亲们很同情他们父子俩,便也做些甜饼加入他们的行列,一起手捧甜饼,站在月光下期盼七仙女下凡来与亲人团圆。因甜饼的样子像圆圆的月亮,就被人们叫成了“月饼”久而久之,就演变成八月十五供月饼的习俗了,人们也把八月十五叫成了“团圆节”。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