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竹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竹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从认识竹、种竹、用竹到升化成文字、绘画、文艺作品、人格力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竹文化已成为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遗风,广为播散,流传濡染不息。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竹文化的发源地,正如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科学史后认为,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早在人类蒙昧时期,《弹歌》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证明7000多年前,我国先民们便开始认识竹和用竹;在湖南洞庭湖新石器遗址有竹墙残迹,证明在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竹就用于建筑;在浙江钱山漾遗址(距今 5300-4200年)有竹箩、篮、簸箕、箪等出土文物,证明竹用于日常生产、生活有5000年左右历史;中国人用竹筷、食竹笋已有2500多年历史;2200年前兴建的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竹用农田水利建设的典范;竹用于交通是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用竹于军事是在南宋以后;竹用于造纸是始于晋代。
竹与我国的文字、文学艺术、绘画等均有密切关系。竹的文字符号最早出现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其后形成竹部首的甲骨文字,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3-1722),竹部首的文字就发展到960个;竹是中国音乐、诗文、绘画的重要题材,从《诗经》开始,咏竹的诗文历代皆有名人佳作。晋代有“竹林七贤”,唐有“竹溪六隐”;晋代戴凯于公元317-420年就著有《竹谱》、《笋谱》专著。
文人画竹在唐代日趋成熟,宋代以后形成名派,清代郑板桥集古今画竹之大成,流传后世。
从唐太宗起,以后历代咏竹名家有: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刘禹锡、薛涛(女);宋代的苏轼、陆游、王安石、范成大、朱淑贞(女);元代的赵孟斧;明代的唐伯虎;
清代的郑板桥;现代的方志敏、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王济夫及诸如多文人等均写了不少的咏竹诗文(见《竹诗词三百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竹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首先是竹子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成为保护生态的重要内容,全国命名了浙江安吉、江西崇义、福建建欧等10个“竹子之乡”;
第二是竹编、竹雕、竹建材等艺术产业,也成为民间一大艺术特色,其产品远销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精档艺术品也成为国之瑰宝,如四川青神的竹编“百帝图”、“颂伟人”、“百仙图”、“竹编艺术巨龙”均获国家和国际博览会金奖,青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竹编之乡”;
第三是竹文化也成为当今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竹文化艺术节”。1996年在江西吉安举办第一届,1999年在湖南溢阳举办了第二届。2001年,四川省长宁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以竹为内容的音乐、舞蹈、电视专题片、文艺作品丰富多彩。如成都市创作的舞蹈《竹雨沙沙》获2000年四川舞蹈大赛的金奖。洪源的《竹》(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把竹与人类自然的关系写得淋漓致尽,《郑板桥与竹》、《苏东坡与竹》、《朱老总(朱德)细说竹子精神》、《管竹仙画竹斗慈禧》、《竹歌》等一大批文艺作品,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以《中国竹艺城》、长宁竹海为代表的竹艺旅游景点,正以自己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旅游者……竹文化在华夏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将辉宏于未来。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