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母族亲戚称谓
母亲之父,书面称外祖父,也有称外王父的,当面称外爷、外公,有的地方称舅爸爷、舅家爷。
母亲之母,书面称外祖母,也有称外王母的,当面称外婆、姥姥,有的地方称舅爸婆,舅家婆。
母亲之祖父,称老外爷、老外祖父、老外公,也有称舅老爷的。
母亲之祖母,称老外婆、老外祖母,也有称舅奶奶的。
母亲之兄弟,称舅舅或舅父,用大舅、二舅等别以长幼;舅父之配偶称妗子、舅母、妗母,可用大舅母,二舅母等区别长幼,有的地方也叫姨姨,姨妈。
母之姊妹,称姨母、姨妈、姨娘、姨,也称从母,用大姨、二姨、三姨以别长幼;姨之配偶称姨夫或姨父。
舅父之子女,当面以兄弟姐妹相称,书面或向人介绍以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相称,也用姑舅兄弟、姑舅姐妹相称,互称姑舅。
姨之子女,当面以兄弟姐妹相称,书面或对人以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相称,有时加一姨字,如姨表兄、姨表弟、姨表姐、姨表妹,互称两姨兄弟、两姨姐妹,也称两姨。
母亲之舅父,称老舅父、老舅。
母亲之舅母,称老舅母、老妗子。
母亲之外祖父,称老外祖父、老外爷、老外公。
母亲之外祖母,称老外祖母、老外婆。
母亲之姨母,称老姨母、老姨、老姨娘。
母亲之姨夫,称老姨父,老姨夫。
对女儿的子女称外孙、外孙女,相对而言对儿子的子女称家孙、家孙子。
称姊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女;姊妹之孙子女为离孙、离孙子。
向舅父母自称甥男、甥女。
一座城市,一个村庄,因为出现过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有过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而声名远扬。新泉也不例外,新泉是因为1929年6月红四军的“新泉休整”时,毛泽东在建军思想、建军原则等新型军队建设问题上开始...
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执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衍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后来就形成了高...
东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吃猪头肉、理发、放鞭炮。西北二月二习俗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
撒拉族的婚礼全在隆冬举行。除了这时节农活少,人手闲、粮油足、肉类肥而又好储藏外,主要还是人员全,所有外出的人均已陆续返家。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
郑成功率军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组织大批汉族军民开拓台湾,是海峡两岸民众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因为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延平郡王信俗可上溯至清朝光绪元年(1875),其间台湾地区官方建立延...
每年农历六月二日就是仡佬族一年一度的吃虫节,过吃虫节时,家家都要买肉置酒,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到田里捉虫,捉完虫之后带回家里做成各种应时小吃,与酒肉一起同食。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
埋鞋溪隶属于潮砥镇,是乌江岸上的一道奇观。两岸山岭高耸,绵延起伏,只见溪水从两山壁间数百仞高的沟壑中破石曲折而下,越过十九级高宽不等的陡壁,直泻乌江,形成一道十九个奇特的瀑布群,银瀑飞洒,层层叠挂,溅...
蚌埠市市花——月季花1983年9月29日,蚌埠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会议决定,雪松和中槐为蚌埠市市树,月季花为蚌埠市市花。月季别名: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瘦客。 月季为有刺灌木...
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石壁是许多客家家族迁徒途中的驿站,据统计,曾定居石壁(或宁化其他地方)的客家祖先有130姓氏以上,他们的后裔立足世界各地,英才辈出,业绩辉煌。为了满足客家姓氏寻根谒祖的需求,宁化县政府建成规模壮丽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