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腊月二十三日,是民间“辞灶”的日子,人们称之为“过小年”、“小过年”。“辞灶”也称“送灶王老爷”。民间传说,这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德州民间有“君辞三、民辞四、王子辞五、水辞六”之说。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在灶王板上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口中念叨:“灶王老爷上天去,有一句说一句,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然后,在庭院里燃放鞭炮以示欢送,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
祭灶时,还要把糖瓜,涂在灶王奶奶嘴上。这样,爱多嘴的她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对联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德城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糖瓜辞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各家的婆娘还要裹裹脚,各家的汉子还要剃剃头打打辫子”。其二是“二十三,打发灶王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买鱼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炖一锅熟;三十日,贴门神、对联和福字”。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德州还有关于灶王爷的传说:古时民间五谷丰登,庄稼(如小麦、玉米、谷、黍、稻、高梁等)都是多果实、多穗的,连年丰收,打下的粮食吃不了。人间出现了乱丢、乱扔、糟蹋粮食的浪费现象,且越演越烈浪费非常严重。此事惊动了玉皇大帝,便派仙人下凡私访。仙人化装成乞丐到农户家讨饭,农妇曰:“你来晚一步,刚把烙的饼给小孩当尿洁子(尿布)了”。乞丐到另一家,户主曰:“刚把剩下的馒头扔到污水坑里了”。连到几户均是如此,浪费相当惊人。
仙人返回天庭汇报,玉皇大帝闻讯大怒,命天兵把人间庄稼留一穗外,其余全部捋掉。从此,庄稼只长一穗供人间生存。由于天兵怕芝麻扎手仍保持多穗,至今民间还保留芝麻杆辟邪的说法。同时,玉帝封“灶君司命”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监督各家的言行。因而灶王爷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从此,民间有了灶王之说。
客家人“洗三朝”一般由年长的婆婆、奶奶主持,边洗边吟唱一些诸如:“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身,做富翁;洗洗手,荣华富贵全都有;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脚,身体健康唔食药……”等赞语。男女成婚后,媳妇有...
揭阳炮台丰溪村蔡厝保留着一个独特的“营蔗”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九早上村民集中拜天公营蔗,“营蔗”习俗是丰溪蔡厝历传以久的特别习俗,蔗寓意生活节节高 、节节甜。通过“营蔗”祈求全村合境平安!一年更比一...
“核桃坡,核桃沟,核桃砭,核桃路,漫山遍野核桃树,核桃累累碰人头”。这说的就是商洛的核桃。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
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在寿终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
孝感因孝子董永“孝行感天”(孝亲之情感天动地)而得名,以至于人们以为孝感县设立是因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然事实并非如此。孝感的前身为孝昌县,以“孝道昌盛”而得名。为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
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