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春节最热闹的是哪儿?那一定要数太原动物园了。一到过年,这里就洋溢着山西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动物园内各式各样的宫灯,万盏红灯笼点缀的长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映入眼帘,预示着新一年的好运连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工艺品的展示区,我们可以看到剪纸、漆器等手工艺的现场制作,还有各种高难度的杂技表演,透露出浓浓的年味儿。
除了这些文化符号,各种民俗表演也热闹欢腾。寻着锣鼓声就能找到民间社火的表演区,除了传统的背棍、铁棍、太原秧歌、哑老背妻等社火活动外,还有高空特技表演;蜡雕艺术展;民间奇人绝活等特色表演,可以说个个都是精彩纷呈,极具地方特色,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年太原动物园庙会一定是太原人不可缺少的选择,这里浓浓的年味儿,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儿,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喜欢参与的活动,热闹非凡喜迎新春。
山西民间有个习俗,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在春节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更是少不了。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也各有特点,几乎家家都要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技艺精湛的面塑。春节蒸大馒、枣花、元宝人、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
家中有了糖瓜、丝棍棍,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贿赂”,自然就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了。老太原民谣曰:“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民谣中列举的炸豆腐、炖羊肉等,都是春节老太原人的美食。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
重阳节,澳门居民纷纷外出,或祭祖、或登高、或合家吃饭喝茶,依然保持着浓厚的传统印记。在港澳人的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重阳节当天,澳门人会像内地人一样登...
狄更斯节概况英国肯特郡罗切斯特市于1979年开设了狄更斯中心,从此一年一度的“狄更斯节”在英国兴起。节日在5月28日至6月6日期间举行。届时,从伦敦车站开出一年一次的“匹克威克先生专列”,满载着身着维...
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的神农架林区,青年男女相识的机会并不多,他们的婚配主要是靠媒人的介绍。如果男女双方觉是合适,就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在选定的日子给女方家送一份“礼吊子”(从猪背上割下的上等猪肉)及其他礼物...
陕西十大手工艺品1、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十分繁荣。每逢春节或结婚等喜庆节日活动,人们总要在窗户上或居室内贴满剪纸,以示喜庆欢乐。剪纸内容,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
酸酒鸭,是定南县的一道传统客家名菜,其用料讲究,味型独特,开胃的酸味、过瘾的辣味、迷人的酒香,令人馋涎。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工艺始于南宋,当时,中原战火连天,大批北方、江淮难民南徙,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客...
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
张家界大峡谷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大峡谷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张家界大峡谷原来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烂船峡:来源于神泉溪,整个大...
多哥 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便到当地部门申请,并各自请管理人员将头发剃去一半,将剃下来的头发互相交换。阿富汗 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她再嫁人时,她的再婚丈夫要付给前夫两倍当年婚礼费用;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
“龙天庙会”是为祭祀创建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每年二月二都要举行的活动,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天庙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天庙俗称刘王祠,位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