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年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到了汉代,春节的庆贺礼仪有了正式仪式,已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的心目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年俗活动内容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命为“春节”。
韶关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然地形成一整套有其独特的春节习俗。韶关“本城人”(世居韶关市区市民)和浈江、武江、曲江三区的近郊村民,有着基本相同的传统观念,不仅非常重视春节,而且庆贺仪式很是隆重,至今在春节期间仍然沿袭着世代相传的习俗。
首先,“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早上,进行“谢灶”,备上祭品相送灶君上天。这天,全家动手“大扫除”,大搞环境卫生、粉刷墙壁、清洗家具。
第二天,开始筹备“过年”及年前相送亲友的物品。
年三十(除夕)下午,隆重“接灶”,备上祭品迎接灶君回来,虔诚地安置“定福灶君”神位。
除夕,张贴挥春、春联。晚上,进行“团年”,分家的兄弟也要相聚共吃“团年饭”。
“团年饭”虽则贫富有别,但是除了鸡一定要有之外,有四道菜肴是不能少的,那是红肉、扣肉、腐卷、鱼,取其家庭兴旺发达、团结和谐、老少平安、年年有余之意。饭后,全家人都要集中在厅堂进行“守岁”。最长者在“守岁”中给儿孙发红包(压岁钱)。他们信仰“守岁”愈深夜愈长命,要求守到凌晨。
初一是“斋日”,一家人都要吃素。男当家整天坐在厅堂,面对大门口迎接“财神”。女当家亲手制作年糕,年糕有九层糕、糖糕咸、甜两种,规定人人都要吃,意味着吃了九层糕就能长长久久、步步高升,吃了糖糕就能甜蜜地过上美好日子。
初二是“开牙日”,午餐和“团年饭”同等丰盛,祈望一年都能吃得好,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初三认为是“穷鬼日”,一般人都不出门。
初四以后,百无禁忌,家人可任意出门去探亲访友,并且欢迎亲友上门来相互拜年。
初九,通常叫“起灯”,即在家中的神龛上点燃长明灯,一直点燃到正月十五日的“完灯”。市区部分市民在“起灯”至“完灯”期间,进行“号灯”,即是购买花灯,高挂厅堂,供家人及亲友观赏,意思是“添丁发财”。
元宵(正月十五日),市区的市民尚有吃汤圆(元宵)、郊区村民保留有吃“麻叶糍”(蕉叶裹糯米粉团)的习惯,预示一年一度的春节圆满结束。
韶关春节习俗,实际上是一种民俗文化,它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同时,还可展示国泰民安、娱乐升平的美好景象。因而,春节的各种习俗,能够延续2000多年至今尚在市区及近郊盛行。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等。端午节期间,各地民众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草菖蒲等,习俗名目繁多,因地而异。那么,在丰富多样的端午习俗背后,承载着怎样的文化记...
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桃花源人都要玩龙、舞狮、举办亭子灯会。亭子灯亭子灯用铁木扎成牢固的支架,每个支架上用绳索布带捆绑着身着彩服、浓妆艳抹,装扮成各种古代人物的男女,装扮的人物组成一个个戏文里...
陕西省东南部旬阳县城。由于旬河绕“S”龙行而过县城中心,把两岸城岛切割成了天然的阴阳鱼太极图,并各有神奇的纽绳柏――鱼眼相对视。在城岛四周还分别坐落着东面青龙山、西面白虎岭、南面朱雀岗、北面玄武湾,合...
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年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到了汉代,春节的庆贺礼仪有了正式仪式,已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的心目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年俗活动内容也逐渐变得更加丰...
口弦小巧雅致、便于随身携带,是过去回族妇女十分喜欢的民间乐器。口弦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将五寸长、火柴杆粗细的铜丝或银丝打制成三棱形,弯成仿佛是马蹄稍长一点点的簧片。尖端稍翘,上缠火柴头大的一点棉花。口...
各国特色饮食法国: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有关资料介绍:法国人均每年要喝 75升葡萄酒。另外法国人对菜肴和酒的搭配也很有讲究。他们认为:饭前一般要喝度数不高的甜酒,习惯...
井中锁龙的传说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天下初定。突然有一天朱元璋做了个梦,梦里说龙王和他的老婆要把北京的水全部带走,因为连年的战争让上天愤怒了。于是朱元璋就请教了当时的军师——刘伯温,刘伯温沉默了一会便...
巫山是中国古代巫文化的中心,《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灵山即巫山。“从此升降”,即十巫在此上天入地。古代巫...
阿鲁巴文化奥拉涅斯塔德的文化中心终年提供音乐会、芭蕾舞、民间故事和艺术展览 。该市还有历史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和钱币博物馆。2月的狂欢节和新年有极其绚丽多彩的庆祝活动。阿鲁巴复杂的族群混合,意味着文化上...
“串姑娘”"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青年的恋爱和婚姻非常自由,常常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三弦,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争相用诙谐的话语和热情的歌...